早上醒来习惯打开得到,一个惊喜马上蹦到我眼前,严伯钧老师的西方艺术课更新了,这令人雀跃,我一下子起了床,边做运动边听课。
谁能想得到呢?他的西方艺术课是2017年开始的,一上线我就订阅了,跟着他的“每天一小步,走进艺术的殿堂。”现在已经不记得六年前我是什么状态了,那年是开心还是沮丧,大概是到了一个新岗位,每天被无数琐碎的事包围,也交了不少新朋友,痛苦和快乐交织。
我有心灵需要一些新的东西来充实,恰在此时遇见了严伯钧,他是物理学专业的学霸,对艺术的喜欢和研究都极其深入,也自己组建过乐队,是专业的小提琴手,用科学的严谨解构艺术,同时兼顾了风趣幽默,把一个个艰深的艺术问题讲成了普通人听得懂、记得往、用得上的小故事,在引人入胜方面,目前在我的印象中还无人能超越。
艺术是一门被误解很深的学科,有一种偏见是学生学习不好,学艺术可以以较低的分数进入到一个相对较好的学校,是和体育生一样的通过特长弥补成绩的方式,所以给人留下艺术生都学习不太好的印象。
另外一种偏见是认为艺术家都有些异于常人,常常说一个人有艺术家的气质,大抵是指有稀奇古怪的发型或少有人能驾驭的服装风格,甚至是古怪的言行举指,喝酒到大醉,行动疯疯颠颠,就是方方面面透露着一股子奇怪的劲头。
还有一种偏见是艺术是高雅的,高于生活和大众的一种存在,普通人不仅没有办法创造艺术,就算只是欣赏,也有很多无法称赏和理解的成分,艺术属于小圈子。
不得不说,在听严伯钧的课之前,我也是这样的想法,觉得艺术曲高合寡,是我们难以理解其中妙处的一种玄妙之物。是他把艺术拉下了神坛,用一个个轻松活泼的小故事,让我在艺术家的趣事里开怀一笑,不再觉得他们异于常人。在古典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最优秀的作品里感受到被击中。
在他的带领下,跨越了一道误解的藩篱,用轻松愉快的状态,用心体会的觉察,熟知背景和历史的储备,来感受这样人类创作的巅峰之作,享受感觉上的冲击和打动。
从明天开始他又开始更新内容,这无疑是给我的一份最好的礼物,说来也巧,明天正好是我的结婚纪念日,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好的礼物呢?可以在最喜欢的老师以最喜欢的方式,在艺术的殿堂里徜徉。
这是一趟我无比期待的旅行,超过我对没有去过城市的向往,那些走过的地方,我知道自己只是一个过客,留下短暂的印象后就匆匆离开。而这场艺术之旅,不仅仅可以一再地回顾,而且我知道,每一处都是最精彩的文明的印记。
我打开久违的古典音乐,伴随着巴赫的《谐谑曲》,在欢快得不得了的长笛声中打扫卫生,洗脸漱口,整个心情都沉浸在轻盈的快乐中,我走在上班路上,像一只蹁迁的蝴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