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诸葛亮察人七法

诸葛亮察人七法

作者: 快乐大拙 | 来源:发表于2024-04-16 09:07 被阅读0次

在诸葛亮的《将苑》,又称《心书》中,有诸葛先生的观察人之法。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此句即指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看他的志向、志趣有何特点。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重用首先得了解他的立场、观点。凡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人决不可委以重任。因为这种人习惯于见风使舵没有定性。

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用无懈可击的言辞把他逼到理屈词穷的地步,让他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嘴之力,看其反应如何。应变能力弱者无力回天,瞠目结舌;应变能力强者,定会绝处逢生,另辟蹊径,出奇制胜。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此句中的“识”指见识,本句指向对方提出方方面面的问题 让他思考相应的计策从而考察对方的见识,同时看他的谋略是否深远 见识是否独特,不失为识才的一种好方法。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此句是指通过棘手的事情来考察对方的勇气。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俗话说“酒后吐真言”,通过一起饮酒来观察对方酒后的言论及性情。当人醉酒之后其大脑的部分意识被酒精麻醉往往会把潜藏在心灵深处的本我展露出来。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临之以利”是给予机会,甚至是把重要岗位交付予某人,然后考察他是否清正廉明。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即指与对方商定某事看他能否说到做到是否讲信用。“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说话不算数 就不值得别人信赖。所以 看一个人讲不讲诚信,不在于他说的怎样,要看他做的怎样,事实胜于雄辩,因此,听其言观其行才是高明之举。

相关文章

  • 诸葛亮“识人七法”

    01 诸葛亮在《知人性》一文中说道:夫人之性,莫难察焉,善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

  • 诸葛亮观人七法

    俗话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诸葛亮在选人用人上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方法,时至今日他在...

  • 诸葛亮识人七法

    一代谋圣诸葛亮,运筹帷幄,算无遗策,是智慧的神话。无论是在行军打仗,还是处理国政时,他都要起用大量人才,因此,在多...

  • 素与简,别和人生较真

    是非不必分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 2019-05-09

    诸葛亮著名的“观人七法” 一代谋圣诸葛亮,运筹帷幄,算无遗策,是智慧的神话。无论是在行军打仗,还是处理国政时,他都...

  • 诸葛亮的观人七法~

    诸葛亮在《将苑·知人篇》中正式提出了自己关于识人的看法:“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

  • 诸葛亮“七观法”识人: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在其《心书》一文中讲到如何读心识人时,提出了七条途径: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从其...

  • 2019-02-24

    诸葛亮观人七法教你看穿一个人。 一代谋圣诸葛亮运筹帷幄,算无遗策,是智慧的神话。无论是在行军打仗还是处理国政时,都...

  • 昱言读史(2)|过于察察,则人不亲附

    “用人应当取其长,避其短,过于察察,则人不亲附。” 这是在益州,马谡跟益州人在朝堂上大打出手之后,诸葛亮告诫、劝勉...

  •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5察疑诗解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5察疑诗解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题文诗: 察疑政谓,察朱紫色,别宫商音.故红紫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诸葛亮察人七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jj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