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车辆已经接近达到饱和的状态,汽车经销商各种手段尽出,销量也迟迟上不去。有些商家为了销量亏了血本,降价15%,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
这时候,有一家很懂金融的汽车经销商,想出了一个“免费送车”的主意,具体怎么操作呢?
经销商第二天一早就打出广告:“现在购买,价值1万美元的一辆车,就送您1万美元的国债债券(30年期)。”
你看,买车一万美元,有送了你一万美元(只不过这一万美元要在30年后给你),但也使1万美元,听起来真的就像免费送车一样。
于是奇迹发生了,车行的人满为患,甚至很多近期不打算买车的人,都蜂拥而至,生怕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不到自己身上。
但让我们来算一算账,1万美元的30年债券,假如以我国平均的通胀率每年8%来计算,30年下来1万美元,相当于多少钱呢?答案是994美元。
也就是,买一辆1万美元的车,得到994美元的返现,折扣率只有9.94%,比15%差远了。
可是人们就是更愿意买,能得到1万美元债券的车,而不愿意买打折15%的车。
时间的价值。
(二)
我家在农村,院里有两棵超大的槐树,比屋顶还高出很多,两棵树的枝丫伸展着,把整个院子都遮起来。时值盛夏,外边太阳茂盛,但有这两个大槐树的庇佑,照进院子的只剩下斑驳的光影。
风一吹影影错错的,美极了。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闭着眼睛,脸上搭一把圆圆的芭蕉扇,昏昏沉沉的就是一个下午,惬意而美好。
记得是在我高一的时候,平时在城里上学,每月才回家一次。有一次回家,刚到家正好奶奶做好饭,后来才意识到,奶奶是知道我回来的时间的,每次都掐着点做饭,让我一到家就能吃上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
和爷爷奶奶一起坐下来,当时正值青春期,脸上长了几个青春美丽痘。吃着吃着饭,奶奶看到我脸上的痘痘,就说:“你脸上这疙瘩,要挤掉,然后再用凉水洗洗”。爷爷在一旁不说话,只是鼻子里“哼”出一声气。
爷爷向来是这样的,话很少。但是也不知怎么,一辈子和奶奶过不去。爷爷外冷内热,从来对外人笑脸,对家人却总是板着脸。我们小时候都怕他。
但奶奶不怕他,两个人动不动就吵吵起来,一吵就是一辈子。这不,奶奶看爷爷“哼”一声,马上接茬:“你哼什么哼?我说的不对啊?”
爷爷,也憋不住了,可能也是为了我好,说:“你懂啥,人家电视上都说了,脸上的痘痘不能挤,容易把毒素挤到脑子去,对大脑不好。”
也不知道爷爷从哪里看来的,不过真是难得的多说几句话儿。
一晃眼,十几年过去了。
爷爷因为脑部肿瘤,早已离开了我们。那一年,我大四。
明天清明节就到了,小姑回家给爷爷烧纸,在我们家庭的微信群里发视频,拍的是小姑买来的各种金元宝、还有一大捧纸钱折成的花束,说是烧给爷爷花的。还说是奶奶特意吩咐,让小姑买的。
虽然吵了一辈子,但还是奶奶对爷爷最好。爷爷生前也从来没送过奶奶一束花,奶奶倒是想着爷爷。奶奶越来越像小孩子了,奶奶越来越老了。
爷爷,我想念你。奶奶也是。
时间的力量。
(三)
去年十一假期,带着一家人去了曲阜孔庙玩儿。我和家人的心情是不同的。
去年的时候,重新学了点论语,读了读《孔子传》,仿佛重新了解了一番“子曰”。
那些张嘴就能背出来的话,原来我从来不曾懂得它的意思。也许是懂得,只是不当回事而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不器。
带着这些看似平凡,却蕴含着人生至理的句子;带着对孔子的重新认识和敬仰的心情,我来到了孔庙。辗转来到大成殿,在拥挤的人群里,远远地看到孔子巨大的身影,端坐在正殿,虽然眼前有一个帘子,但我仍然能感受到帘子背后,那双睿智慈祥的眸子,正俯视着殿前的苍生,俯视着整个华夏大地的儿女。
那一瞬间,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我中华泱泱大国的5000年历史,放在地球的演化史中,也只是极其微小的一小点。
我们活着的当下,区区不到百年的时光,有什么理由让自己就这样白白虚度?
难道你舍得,就这样籍籍无名,百年后,被淹没在泥土里?什么都不留下?
积极时刻太极
2020年4月3日 清明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