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806439/635e0425148e7180.jpg)
闭关的第一天,终于静心看完这本哲学知识点满载的书,有些理解和思考确实从新整理了一次。以往都在断断续续的看着这样那样的国学书籍,在模糊的意识中接受着各种古人的观点,冯友兰先生在书中的对哲学精要简述,娓娓道来,倍感舒畅淋漓。
一 关于这本书 这本书原版是英文版,1947年出版,原名《中国哲学小史》。要讨论中国哲学就是研究中国人几千年的想法,包括想法的形成,想法的演变,想法的意义,这些无不是结合中国人千年的社会形态和生活形态。所以书中还是从最贴近生活的哲学背景谈起,地理,经济,家族,方法论这些种种交织着每一代思想者的思路。对于各家的论述基本按照时代的推演,儒、墨、道、法、佛、新儒、理学各家在书中均得到公平的对待,只观察,不挑剔,所以反而更能把各家的特性,并一一展示。古人的论调基本以古文书写,对于现代人,如果没有一定古文根基,理解还是会有难度,所以书中加入很多现代哲学的概念,宇宙观、神秘主义、事物原理等等,更容易让人带入概念中。语言没有很多的隐晦深邃,读起来容易贴身体会,这是书本的诚意所在,是一本适合大众入门的书。
二 冯友兰先生 在百度中查阅冯友兰先生的资料,作为一名哲学大师,确实是一位包容性很强的学者。对于中国哲学的方向从儒家,结合理学走出新儒家的路,再成新理学体系,民国时期到达学术顶峰。新中国后从新研究马克思主义,文革中也曾是批孔的中坚力量。人生如戏,跌宕起伏,但也算是审时度势,兼收包容,没有老学派的一成不变。
三 到底学习哲学什么 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哲学作为人类形而上的财富,影响的是意识层面的部分。很多时候哲学和宗教之间有着很难辨识的交叉,但两者之间有着基本形态的区别,比如:佛学是哲学,佛教是宗教。这是需要辨析清楚的。如果回归价值观,哲学在现实中很多部分表现是道德价值,而纯粹的哲学则表现为超道德的价值,如:基督教里,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所以要在现实中分清意义所在。就如书中最后一句说到: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就是让我们从新在以前众多的体验中,回归很原始的本性。从无知,到有知,再到不知,方可为内圣外王。学习哲学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