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八月初的北京热得像个温度调到最高的蒸笼。
住的地方离地铁站还有段距离,张晓洁和小王自从共享单车推出后就习惯每天早上骑五分钟共享单车去地铁站,这也就意味着工作日的早上她不能穿裙子。
夏天刚来的时候,她见过穿了短裙依然无畏骑车的妇女,戴眼镜的话可以看到她们的各色内裤,一边暗暗鄙夷一边想对方可能在这附近拥有的房产,又没有底气去鄙夷。
即使是五分钟的自行车,也依然出了满头的汗。这就决定了她工作日的早上也不能化妆——好在她本来也不怎么化妆,工作不需要,自己也没心情。
所以那些三里屯街拍里出现的八月份依然穿着短裙妆容一丝不乱的体面女郎,是要靠钱进行全面支撑。只是买某个色号的口红,买个包,只够摆拍发朋友圈装装样子罢了。
张晓洁没有心情装这种假样子活给别人看。
出了地铁站,还要步行五分钟到公司。这栋写字楼据说在国贸建成前也风光无限,如今电梯里只剩下叽叽喳喳的大妈和像她一样穿着廉价衣服的年轻女性。
刚坐下来,前台就把今年的体检报告送过来了。
公司每年夏天组织体检,张晓洁看多了网上那些二十几岁患癌症的报道,怕得要死,以前查出乳腺增生,尽管体检时医生告诉她没事,她还是跑到三甲医院去复查,查出牙结石,她也赶紧去口腔科预约处理。
人真是奇怪,活的时候诸多烦心,真要死了又万分惶恐。
张晓洁迅速拆开体检报告。首页是重点提示,跳过那些近视、乳腺增生、偏瘦之类的老生常谈,她看到“尿常规提示红细胞含量过高”“甲状腺可触摸结节”“建议进一步复查”,就连往年都空白的“肿瘤标志物”那个部分,也写着一行“甲胎蛋白含量高”
脑子轰的一声,迅速开电脑,百度查这些是什么意思。
百度上各种专业名词的解释,总的来说就是病情可能严重也可能没事,最好赶紧去进一步检查。
张晓洁迅速请假,想微信里挂第二天的号,却发现她附近那家三甲今年依然无法微信挂号。只好明天一早去挂号了。
会不会有事?有事怎么办?为什么会这样?
张晓洁问了问其他同事,甲状腺结节倒是有几个年纪大的同事熟悉,说很多人都有,没什么大事,尿里的红细胞和甲胎蛋白就没人知道怎么回事了。
她发给小王,小王也不懂这些,只是安慰她:体检报告里很多人都有点问题的,不用担心。
上班上得心慌意乱。
第二天五点半起床,六点出发,小王陪张晓洁一起去医院。六点半到了医院挂号大厅,里面已经熙熙攘攘。他们找了一个队,在后面排着,人人都是一脸困倦。七点半医院放号,排队的人已经是六点半时的三倍。十个挂号窗口里的人早已习惯,挂号速度很快,不到八点就排到了张晓洁,她把情况告诉窗口内的人,对方说应该挂肾内科、内分泌和肝病科,于是她挂了三个专家号。
感觉可能要抽血,小王和她都没有吃早饭,肚子空空地坐着等叫号。
肾内科基本都是老年人,墙上挂着透析室和肾病常识之类的海报。医生看了看她的体检报告,又开了几个检查,让她结果出来之后再来挂号。
内分泌科的年轻人比较多,医生摸了摸她的结节,嘱咐她以后不要压力太大,多多运动,开了彩超和甲功检查,让她去预约彩超、抽血。
肝病科的病人脸色偏黄,很多人眼珠发红,让人害怕。医生看了下结果,说应该没什么事,指标只是高了一点,正常。如果不放心可以再做一次检查。
幸运的是做完这些还不到十一点,还来得及抽空腹血。她和小王拿着这些单据去缴费、然后去抽血。抽血室同样有十几个窗口在工作,人们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个个到窗口伸出胳膊,然后再摁着针眼离开。
抽完血,张晓洁摁着针眼,满脸的焦虑和迷茫。
等结果的这几天,她不停地在知乎和百度上搜索,但看得越多,迷茫就越多。索性安慰自己,还是等医生看看吧。
等了三天,结果全出来了。她又去挂号,小王出差,没有一起。
肝没有问题。
甲状腺结节良性,但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吃药。她之前觉得提不起精神,总想睡觉,也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之一。
“吃了药多久能好啊”
“不好说,很多人就这样一直没好,不影响”
“那生孩子有影响吗?”
“备孕前再来医院,根据你的情况改变药量,调节一下”
然后又补充“平时注意休息,不要劳累,多多运动,现在年轻人压力大,有结节的很多,不用担心”。
敢情还没有为了工作怎么打拼,身体就不行了。
肾内科的检查最复杂,检查项目怎么念张晓洁都搞不清。医生神情轻松,说“没什么大事,隐匿性肾炎”
张晓洁慌了“啊?那怎么办啊?”
专家号医生笑着跟她说:小姑娘,你这个年纪比你严重的人多了去了,你这个不需要采取治疗,平时不要劳累,不要熬夜,多锻炼。
又是不要劳累。
那无数个创业人员,每天熬夜加班不休息,都他妈没病吗?
张晓洁想不通。
可是那些在肾内科等着透析的人,肝病科门口双眼发红的人,他们又做错了什么呢,他们也想不通吧。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偏偏是这个病?
三十四
拿着病历本、检查报告和药走着,张晓洁觉得房子没有那么重要了,工作没有那么重要了,健康活着才最重要。
贷款慢一点就慢一点好了,房子小一点就小一点好了,工资少一点就少一点好了。
这一辈子就要平凡卑微地度过了吗?那就平凡卑微吧。
没有机会翻身了吗?那就没有吧。
不知道到了四十岁有没有闲钱去买个Tiffany 哦。但只要能活下去,已经值得感恩。
八月中小王出差回来,他俩一起去爬山。呼哧呼哧到了山顶,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
郊区山顶的风已经开始有了凉意。张晓洁穿着外套,小王搂着她。
几个孩子在草甸上跑来跑去,他们的父母在不远处的树下准备野餐。
这里一处楼盘也看不到。一个房子也没有。
张晓洁在这一年多来第一次感到如此平静。
虽然还是觉得前方的路很难走,虽然还是觉得房子很重要很想要大房子,但她心里一直在煮沸的那锅水,已经凉下来了。
我要好好活着。她拉紧了小王的手。
三十五
八月底,贷款终于批了下来。
九月一号,北京市公积金提取新政正式实施,提取手续简化,材料减少。
九月十一号,小王和张晓洁去天津,完成了过户手续,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正式拥有了这套远在天津的四十平顶层老破小。
走出房管局的大门,感觉人生好像往前迈了一步,又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
他们不过是熙熙攘攘来来往往努力生存的人们中,最平凡普通的一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