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2020年07月16日 星期四 (庚子年(鼠年)五月廿六)),今天开始入伏啦。
“入伏”意思是开始进入“三伏天”。在传统农历里,今天是进入“三伏天”的第一天。我们称之为“入伏”,或者叫“伏头”。这意味着接下来将进入每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小伙伴们有没有感觉今天特别热呢,烈日当空,火辣的太阳毫不留情地炙烤着大地,一出门就能感觉到热浪滚滚而来。
但是别忘了,这可只是“三伏天”的开始,接下来开始是和去年一样的加长版三伏天,40天!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为什么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呢?

古人有云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便是确立入伏的依据。
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
“庚日”便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ǐ),10个天干的数字中的一个。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
庚日的日期是有变化的,不固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总是在7月11日至7月20日之间。
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今年便是夏至到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初伏”和”末伏“各为10天,所以,今年的“三伏天”是加长版的40天。

古人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互相搭配,六十天为一个周期的纪日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甲骨文研究,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开始,至今从未出错,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