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最常走动的地方便是楼下的院子和院子对面的园子(一个免费公园)。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没去过别的地方转悠。最紧张的那阵子,一家不论几口人,只发两张出入证,进出都要查证,回来时还要测体温,出去的时长、次数原则上也有限制。为了去看个花花草草,要防护严实,要提心吊胆,要提前预约,还要给一天到晚坚守大门的物业同志添那么多麻烦……算了,还是院子和园子最方便、最安全。
好像是自3月初,朋友圈开始出现让人振奋的春色,春风春水、春林春花都纷纷苏醒,齐发活力,仿佛也有明媚清丽的曙光透过重重云层,照耀着厮杀正酣的战场,温暖而坚定地鼓舞着奋勇抗击、节节胜利的军民。一天又一天,冰雪消融,春满人间。
从星点鹅黄到满目苍翠,从花苞初绽到万紫千红,没有哪个春天让我用这么多脚步探寻,这么多照片定格,这么多心思感受。其实不只是我,恐怕很多人都骤然多出了许多时间去品味这个百味杂陈的春天,甚至恍然觉得这个春天比往年要长一些,不那么转瞬即逝了。
待我看到园子里的迎春开放时,已近3月中旬,当即喜上心头,激动连拍。后有一日,正从容走着,仰头看见蓝天之下树梢之上新绿复回,静美无言,突然迸出热泪,想伸直手臂敞开胸怀去紧紧拥抱、去大声呼喊。
活着,才有生活!脑中嘹亮地响起何其芳的诗:“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既然,生活已经重启,又怎能不让它更加饱满、热烈?!
从前一是瞎忙,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对周围的景致无视、无感;二是看不上院子和园子那股子粗粗咧咧的劲儿,没有山石,没有亭台,没有小桥流转,没有曲水潺潺,宁愿舍近求远逛逛有点闲情逸致的园林或是干脆去爬荒山野岭。
没得选择,便成了最佳选择。一来二去,三五十回,对院子和园子熟络了。
院子较小,闭着眼睛都说得出来这几株、那几丛是什么花花木木,隔几日便问候一遍,知道哪个红颜正盛,哪个芳华将歇,哪个正欲登台。最近发展到对“荒草”(泛指非刻意种植的植物)也感兴趣了,借助“形色”APP ,认得了蜀葵、苦菜、青蒿、地黄、蓟什么的,也算长了丁点儿知识。
园子较大,在春天未至、游人未至、管理人员也未至的时候显得空寂荒芜。后来他们都先后冒出来了,各色花儿便如喊劳动号子一样争奇斗艳地开将起来。按照花开的时令寻着她们的芳踪,无意中走出了一条探花最佳路线,竟是在乍看无路之处(所谓路,是指园子铺了砖的路,不能踩踏草地呀)转到一条花枝垂地的小径,颇有柳暗花明之趣。
芳菲满园,人潮涌来。各怀技艺的人们拉开架势,各据一方---奏乐器、唱大鼓、吊嗓子、抖空竹、跳热舞、踢毽子、会鸟儿、遛狗儿、练气功、下象棋、甩长鞭、打弹弓(把矿泉水瓶挂树上当靶子)……咿咿呀呀,呜呜啦啦,嘭嘭嚓嚓,噼噼啪啪,园子里回荡着此起彼伏的交响曲,有如便民早市里热气腾腾的烟火气。
哪里的春天不是春天,哪里的春天会不好看呢。有时选择太多,反倒选了个最差的;没得选择,接受下来,可能也差不到哪里去。也许正是因为就在身边,所以不够珍惜吧。
故成此文,献给楼下的院子和院子对面的园子,以及身边的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