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上班这点事儿
三十岁之前的171天 -153

三十岁之前的171天 -153

作者: 壹言肆韵 | 来源:发表于2018-01-29 23:53 被阅读27次

2018-01-29 152天 35岁的女人

原本以为年前是“高频会议期”,工作量会少一点,没想到本来已经在上周安排了这周几个会议的基础上,今天又得知一些新的变动情况,预计未来两周的日程将会排的很满,估计要有很多事情要折腾了。

我今天要写的主题是 35岁的女人。其实她们是不是35岁我并不知道,但是今天因为和她们的接触,让我还是挺有感触的。这两个姐姐都是我的前同事,关系也都还不错。巧的是,许久未联系,今天同时都接触上了。

敢做敢为的B

B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曾经是我的前team leader,在工作时有很多交集,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我现在的工作思维在早期形成的时候,有很多是因为她的原因。

说起来她也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早年在欧洲留学回来就一头扎进了海外的项目,把一个小市场逐步做成了一个盈利大本营。在我刚进公司那年刚结婚,老公是在欧洲留学时结识的韩国人,俩人只能用英文交流。

她是一个能迅速切换工作和生活模式的“神人”,前一秒还在聚精会神的工作,下一秒就能立马开始寻觅逛街、吃饭、shopping的地方。而且似乎两方面都不耽误。我早期在国外mark的一些好吃的餐厅,都是她前期多年积累下来的“宝贵资源”。我们的生日就相差1个星期,所以同为巨蟹座,很多思路和方式都是相近的。

她先后在泰国、日本工作,也分管了香港、越南之类的市场;最后还是回韩国和老公团圆了,生了两个可爱的男宝宝。而因为她的离开,我后续的工作就承接了她的空位,也逐步做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项目。所以经常在项目上有很多共同的交流。

她离开后,我在韩国见过她几次。在生产假结束后,她一个不会韩语的中国人,竟然靠自己找了一份韩国金融系统的工作,而且后来逐步在业界竟然打出了“big chinese girl”的名声。其实这在日韩这种民族情结很严重,且英文并不是像亚太其他国家一样能作为工作语言的情景下,能独立的找一份工作真的不容易,又何况她找到了工作,还是一份收入颇高的工作,还做出了业界的名声。

我在去年离职的时候和她沟通,才得知,她也已经辞去了原先韩国金融机构的工作。准备转战香港。而且这次转战的代价是:把韩国的车和一套房给卖了,老公也要跟着来香港,两个小宝贝也要到香港读书。

当时我听到的时候也是震惊了,我问她,你韩国婆婆对你这选择没有异议么?你原先在金融机构的工作就已经很违背韩国传统认为已经有两个孩子的妈应该在家当全职妈妈,而你现在不仅要切换一个工作环境,而且还要把人家的儿子一并带到香港去? 然而我得到的答复是,她婆婆支持、同意,而且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如果现在不争取,以后可能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于是后续就看到她朋友圈开始逐渐出现了香港的照片,再往后等她安稳了,也看到两个小宝宝也到香港上了幼儿园。我去年11月份去香港的时候专门去找她聊了会天,因为没太多时间,所以只能陪着她,边聊天、边遛娃。她也坦言,经过半年香港的生活,才发现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而且当她韩国欧巴过来的时候,也多次表示不理解:为什么放着首尔的大房子不住,反而在香港住这么狭小的空间? 而且老公不会中文,在香港找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认识她差不多7年时间,头一次看到她眼中有了一丝犹豫和踟蹰。但是她说,没办法,现在不折腾,还能怎么办呢?至少对两个小孩来讲,这种生活对他们的成长应该是有好处的吧。

今天我和她沟通一个公司发债的问题,下午我约见了一个韩国银行,效果不太好。下午和B沟通了一下,我们很快就出了一个大概的框架,思路对接的异常顺利。在对话中,隐约我又找到了多年前我们同在一家公司、一个国家,服务于一个项目时,大家一起合作的感觉。

她的35,有点传奇,虽然有一些踟蹰和代价,但是我还是能看到有希望的力量在牵引她。

无能为力的H

H也是我之前在国外认识的同事,但是不是在一个部门,她是一个搞技术的女生,所以算事比较稀缺的技术类女生。

她大概是在3年前从国外回到国内工作,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联系。毕竟我们的年龄隔阂也相对比较大,没有工作的密切交集,一旦空间又隔离开来,就很容易失去联系。这次她来北京出差,时间比较久,说出来坐坐。我们晚上找了一个地方,一起吃了晚饭。

说来H是一个比较坎坷的女生,出生在我国西南的一个地方,看上去是很娇小的那种南方女孩的样子,我估计也就80斤左右的样子。印象里她每天上班都是背着一个很大的双肩包,也是标准的IT装备,只不过因为她太过瘦小,所以从背后看就只能看到一个包,往往她手里还会拎着其他的一个袋子,也不知道是工作的材料还是其他的东西,但是总是觉得她的“负重”过重。

海外工作的人难免八卦,慢慢也就知道她的故事了。她是在我见到她的大概前1-2年前离婚了,没有小孩,具体原因未知。我也不免佩服她的坚强,当然我知道可能更多层面是她的无助。

她在国外工作了六年后,最终决定要回国,要开启新的生活。但是诱因主要是,国内的房子开始暴涨,她深刻感知到,如果再不回国,将来回国的情况可能会更糟糕,毕竟现在在海外挣一年的钱还抵不上国内房子一个月的涨幅。

今天我进到她的时候可以回避了这个事情,倒是她先坦然的说出来,说现在依然是单身的状态,而且她对婚姻也没抱什么期望了。这个话题我及时的转移了,因为这个话题是一个无底洞的,可能对于男生来讲还好,但是对于一个已经超过35岁的女生,再拿这个话题讨论,无疑会在某种程度上刺痛她的内心。

于是聊到她的工作。很可惜的是,我本来以为回国的环境能给她带来新的“生机”,但是从她描述的情况来看,显然不是,而且还不如在国外工作的环境。领导对她也是有百般的刁难,本来想要追求国内安稳的工作环境,被领导调配到负责国内一个大区,要有每月最低出差天数的考核,这就意味着,虽然在国内安了家,但是至少有一多半的时间还是漂泊在国内的各个陌生的城市。

她说,她觉得她现在的一个team leader特别像中年油腻男,每天没有什么追求,就是逼迫他们这些来出差的人不停的加班、赶工作。对于工作成品的质量是没什么要求的,但是他很享受大家一起在“加班”的过程,似乎时间耗费在这上面就等于没有浪费时间。而一般做技术的人都不太会表达,虽然自己已经有了多年的工龄,但是现在依然有一种被“蹂躏”的感觉。她说,她累了,真的累了。

她想换一个工作,但是之前几次尝试都失败了,她觉得自己现在的技术很难有新的公司会给她以机会,而如果再去学习新的技术,一是现在年龄大,脑子活力跟不上了,二是一个事实,就是自己也心疼自己,不想让自己那么累。当然最残酷的事实,也摆在眼前,哪个公司会愿意要一个35岁以上还没结婚、没有小孩的女性来支付较高的薪水?

她苦笑着不知所错,玩笑话地说要去考cpa,要转行去当会计,至少是和金融沾点边。但是我更多的听到的她在反复的说着:怎么办?我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临走前,她还给我说,如果她现在30岁,一定会做更多的尝试,也再次给我说,你现在最大的资本就是你还年轻,你不用找机会,机会能来找你。

一阵落寞,和遗憾。

关于35岁

我在想我之所以现在要写这些东西,就是想让自己留下来一点文字来呈现一下自己在20岁 30岁的承上启下的当口,我在思考一些什么东西。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更像是一种对过去的总结和回望,这么去考虑,有意义和价值么?

B和H 我很难说她们的人生谁更幸福,她们都有踟蹰,她们也都有彷徨和不安。这个年龄和时代的节奏都公平的对各种生活状态的人施加以同样感知度的压力和生活的重量。只不过,我觉得有一点不同,从而让人的气场变得截然不同:那就是自己心里的希望和自信。

20来岁可能更多的还是在为别人而活,我们可以很轻易的把工作的理想和梦想的实现与“证明”类的结果牵连起来:我想证明我是可以的,我要给父母证明我是可以养活自己的,我要给老板证明我可以胜任这份工作,我要给我的另一半证明我能给你营造更为安稳的家……  而我们也的确需要一次次成功的“证明”来激励自己,因为我们需要靠“证明”来演变为自信,而自信,应该是我们30岁更需要给自己内心强化的暗示。

如果放眼看一下,40,是四十不惑的说法。所谓的不惑,从最浅层意义的角度来看,无非就是找到了自我和他我的分寸,拿捏了自己更准确的定位。

我不想只是去看35岁的状态如何,更有价值的思考是,我要怎样做让自己保持35岁能相对的自信,我想做到这一点,也许我35岁的时候就不会是中年油腻男了吧。但愿如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岁之前的171天 -15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gox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