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芬兰是最受欢迎或最受敬重的职业。
教师是一份有尊严、有自主权,而且很有人生价值的工作。
他们当年在教学时,所想的都是如何善待学生,怎样教导才对学生最有益处,从来不是为了要让学生或自己的教学成果拿第一,他们压根儿没有要过要争第一、抢第一。
重视过程胜于结果,其实,这很芬兰。
如果过程很扎实、良好,那结果一定差不到哪儿去!
因为过程的规范与制度,长久的设计、执行,要远比一味地追逐短期成效或只求第一,对每个人的人生与整体社会,更显得重要、有意义。
没有后进班,只有引导班。
这群孩子不太一样,他们的学习方式要从务实面上去鼓励,因为他们比较坐不住,学习进度和别的学生不同,所以我们特别设计一些可以从实践中学习的模式,并且会和孩子一起规划课程的内容,从他们有兴趣的方面去着手,希望为他们创造出更多喜欢上学的诱因。让他们更有意愿,并充满着期盼来学校。
今天上午,路过大办,看到一凡和家长站在办公室里交谈着什么,便走近询问,原来一凡闹情绪不想读书,要去打工,家长不同意,苦口婆心地劝说着,但一凡一点也听不进去。
一凡的轴劲儿上来了,谁说都不好使,一根筋,怎么说都是一句话:我不想上。好一点的是他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所以曲线救国为上策:冷静24小时,如果明天还是不想上,我给你妈妈打电话来协商。随后半推着他,让他进了教室。
一凡就是文中说的这类孩子,每天无所事事,不想学习,学不进去,也学不会。无聊了要么说话、要么睡觉,久而久之便觉得这样的日子毫无意义。
面对这样的学生,芬兰的做法值得借鉴,但是又觉得大环境不允许。
在芬兰,教育体系不放弃,也期望学生不要自我放弃。
在我的班里,我不放弃,也希望学生不要自我放弃。
只要学校和学生共同找出一种激励学生动力的生路,或许学习过程比一般学生漫长、曲折,但生命终究会自己寻觅到出口,只要给予它适当吃一个机会和平等对待的诚意。
芬兰教育理念:不让一人落后。
他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陪着那一群“不一样”的孩子们通过各种学习方法,学得课本与生活知识的同时,建立起学生的自尊与自重。
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启蒙、学习阶段,因为老师更多的爱心与耐心,以及更实在的教育方法而能较为真实、无憾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