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拾公寓,发现孩子们的书散落得到处都是,饭桌里,床底下,窗台上,其中不乏一些文学名著。
都是初一时老师让买的,中学生必读文学经典,现在的孩子仔细的少了,读完了就随手一丢。
如今吸引她们的是一些爱情小说,网红小说,没有人再来关照这些“老面孔”。
轻轻拭去它们身上的尘灰,这都是我们年轻时视为宝贝的书籍,曾照耀过我们迷茫又轻狂的青春岁月。
我挑出一本《简爱》,想跟孩子们交流一下。但在孩子们那里,这本书折射的只是男主女主浪漫而又坎坷的爱情故事,只有一个女生告诉我,她被简爱的勇敢独立和坚强所打动。
忙碌之余,我忍不住再一次重温经典。忽然发现,这一次不只看到了跌宕起伏故事情节,而是有更多的精彩和感触。
年轻时看得是故事,年老时看的是人生。
故事中的女主和书写故事的作者的经历,以及她们如何面对苦难人生,都值得我们,特别是当今女孩子们好好品味学习。
这本书自1847年问世以来,就被千万读者所钟爱。女主人公简爱的坎坷命运以及勇敢追求幸福的故事打动了无数读者。
而此书作者,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也有着和简爱同样多舛的命运。
她出生在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沃斯,母亲在她四岁那年去世了,她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一家人全凭做牧师的父亲微薄的收入来生存,生活很艰苦。
后来她们姐妹几个被送到一个寄宿学校读书,那里的条件十分恶劣,第二年学校里流行伤寒,两个姐姐不幸染上,相继去世。
这个场景在书中真实再现,在那场瘟疫中简爱失去了唯一的朋友。
所以说这也是一本自传体小说,女主人公的遭遇,基本来自作者本人的心酸经历。
后来15岁的勃朗特去了一个叫做伍勒小姐的学校,从那里学完知识后,应聘到有钱人家做了家庭教师,却也是受尽了欺负。
直到后来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发表了小说《简爱》而一举成名,生活也从此得到改善。
这是一部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贫苦女孩简爱的自强自立的成长历程,不仅在当时女性没有社会地位的英国是一杆旗帜,在我们这个时代,代表的也是一股清流。
简爱从小不幸成为一个孤儿,开始寄养在舅舅家。无奈舅舅不久去世,简爱受到舅妈的鄙视,以及表姐的冷眼,表哥的百般欺负。
在暗无天日的生活里,简爱倔强地活着并且坚持自我,在屈辱面前绝不妥协。
后来被送进一家慈善学校,满怀期待的简爱以为从此见到了阳光,但事与愿违,饥饿寒冷虐待依然又围绕了她。
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简爱努力学习各种技能,成长为一名教师。因为她明白,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终于迎来了机会,她通过登广告应聘到远方一个叫桑菲尔德的庄园做了家庭教师,并且爱上了那里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
虽然她矮小不美,出身寒微,但她心地纯洁,诚实真挚,独立自尊,不卑不亢地敢于表达自己观点,同样也吸引了罗切斯特。
就像简爱表白的那样,她和他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是两颗高贵的灵魂的相遇。
此时的简爱是多么有魅力啊,她的高贵,是她从不看轻自己。她说“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这段话成为了永久的经典。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们准备举行婚礼的时候,却突然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就是被关在楼上的疯女人。
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简爱对罗切斯特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但最终拒绝做他的情人,满含热泪毅然离开。
这又是简爱的魅力所在,只有自尊自爱的女孩,别人才不会低看。即使再爱,违背道德法律的事情,也不会做。
孤苦伶仃的简爱流浪途中快要活不下去时,遇到了救命恩人圣约翰兄妹,后来得知是她的亲戚。
后来简爱继承了一笔遗产,准备开始新的生活,表哥向她求婚,她却感受到了来自远方遭遇火灾而残疾的罗切斯特的呼唤。
内心再次被爱唤醒的简爱,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再次来到已成为孤家寡人的罗切斯特身边,开启属于他们俩的幸福生活。
虽然距离简爱的时代,已经有一百多年,但她身上的光辉照耀了多少代人,女孩子们都应读一读《简爱》。
学习她困苦中永远向光地生长;学习她待人接物的不卑不亢;学习她面对男人的敢爱敢恨;学习她面对金钱时的坦荡不贪婪。面对仇恨,选择谅解。
自尊才能被别人尊重,自爱才能被别人所爱。无论富贵还是贫穷,都不要忘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变现私教课(1)篇1650字,累计165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