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乡村振兴,发展,来解决这种矛盾。近几年,我县一些乡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效果很好。值得我们深思,学习。
“特色乡村建设”,首先要在“特色”上做文章。旅游资源是特色,如香水河,春秋寨,漫云村,翡翠峡等等。都是近些年挖掘开发出来的,这些都是地理优势。
还有人文资源,如延伸三国文化,和氏璧文化,徐庶故事开发。主山寨文化,古庐戎国旧址探索,等等。这些人文资源,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有些需要深层次“研发”,有些需要探索整理补遗。
特色种植。十九大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俗话说:靠山吃山。我县很多乡村地处山区,出产高品质的药材,农产品,如天麻,核桃,板栗,柿子等,但农民缺乏规模型种植意识。不懂得如何做大,做强,形成优势,做成品牌。
特色种植最具规模,最见成效的当属木耳、香菇的种植。东巩、李庙两个乡镇搞得比较早,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带动了很多农民增收致富。是否可以考虑引导、培训一部分农民自己走市场销售这条路?
特色农产品加工。如魔芋,豆腐,葛粉等。某些农产品已小有名气,如“李庙豆腐”,“李庙魔芋”等。但农民没有品牌意识,宣传力度还不够。是不是可以在品质上,价位上,市场上,都有提升空间。让这些“名牌”可以走得再远些。
特色养殖。土鸡,土猪,黄牛,蜜蜂等。利用山村资源丰富,大力发展绿色原生态养殖。当前有些网络视频曝光牛肉注水,水果蔬菜抹药,猪肉也有掺假的情况下,生产出一批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有品味的食品。从而让养殖户得利。
“特色乡村建设”,重在“建设”。借“精准扶贫”的春风,这几年乡村道路建设,乡村文化建设,贫困户搬迁,村容村貌改变等等,为“特色乡村建设”打下基础。
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风景是自然的,也是打造的。“特色”就更需要打造。在这里,政府只是“介质”。主要靠各乡村的“领导者”们,凭借各村优势,针对各村情况,探索“建设”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能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
我们有伟大共产党的领导,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政府,有这么利民的政策,赶上这么好的时代,再不为“乡民”们做出点事情来,对得起政府的信任,群众的支持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