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母爱的羁绊》读后感2

《母爱的羁绊》读后感2

作者: Y2_12286433 | 来源:发表于2021-08-12 08:02 被阅读0次

我们会特别被某一类人吸引,不由自主地和他们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具有我们成长过程当中,【重要人物】的心理特征。

这些重要人物通常都是“父母”,当吸引我们的这些人,在我们的生命中出现的时候,就给了我们第二次的机会,让我们借着与他们或者痛苦或者快乐的,这种深度的情绪互动过程,去医治过去,所受到的心理创伤,弥补过去的遗憾,从而有机会,满足小时候对我们特别重要,却在“父母”身上,没能够得到满足的一些心理需求,所以强迫性重复,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强迫性修复”。

【自恋母亲】的孩子,他选择的,不单单是一个结婚的对象,而是味道闻起来更像“母亲”的人。

他通过和这样一个对象结婚,试图去完成,让不爱他的人,变得足够爱他,就像他曾经努力,让他的妈妈,从不爱他,到足够爱他那样。

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如果在这个婚姻当中,他真的让另一方真的满足了自己爱的需要,在象征意义上,就如同他,完成了改变早年的母亲,得到母亲真正的爱,完成了早年的缺失的修复。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被困在【自恋母亲】的情感当中的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能够填补自己情感空白的“替代妈妈”,也就是说,他在亲密关系当中,往往呈现的是一个孩童的状态,是一个缺失早年的母爱的孩童的状态,而不是一个成年人。

如同作者所写到的,基于“需要”的恋爱关系,往往很难让人满意,因为没人能够满足一个成年人,所有“未被满足的童年的需要”,所以他的情感,最终不被满足也就成了必然。

每当这个时候,“孩子”就又回到之前的模式里,他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不好,而不会去想,其实是他选的对象,是错的对象,他没有能力给爱,就像他自恋的母亲那样。

作者告诉我们,高成就动机型的女人,通常情况下,会选择一种“被依赖性”的关系。

因为【自恋的母亲】通常情况下,都作为一个需要被照顾被满足的状态,呈现在孩子面前,而孩子为了讨好母亲,就会把自己变成一个“照顾者”,变成一个被依赖的人,所以女儿以她这种熟悉的角色,进入到关系的时候,会感觉到更安全。

她相信:一个依赖她的男人是不会抛弃她的。

其实这也是一种【强迫性重复】,她希望得到男人的回报,来填补她情感的空白,但是最终也总是会失望。

相关文章

  • 母爱的羁绊(女人这辈子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妈妈)

    1 《母爱的羁绊》读后感 《母爱的羁绊》,这本书不到240页,但我看的很慢,因为我的母亲是一个严重自恋型人格,从小...

  • 《母爱的羁绊》读后感2

    我们会特别被某一类人吸引,不由自主地和他们发生或爱或恨的关系,很可能是因为这些人身上,具有我们成长过程当中,【重要...

  • 母爱的羁绊(2)

    最近带着妈妈去云南旅游,妈妈七十一岁了,耳朵有些聋,行动也不是太灵活。因为不经常出来,看到新鲜事物,有时候像个懵懂...

  • 《母爱的羁绊》读后感

    本书所讲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虽不是每个家庭都那么严重,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并不罕见。 如何对待有缺点的父母很考...

  • 《母爱的羁绊》读后感

    女孩,女儿,女人,妈妈,婆婆,这或许是大部分女性这一辈子的社会角色!在你自己每一个社会角色中,你是否都留存着愉快而...

  • 《母爱的羁绊》读后感

    恋一座城,是因城里的那一个人! 恋一本书,是因送书的那一个人! 养育孩子是一项庞大的工作,也可能是你会遇到的最值得...

  • 《母爱的羁绊》读后感

    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36天,买这本书时感觉是一本妈妈对孩子的伤害都有哪些行为伤到了孩子。其实理解还是有点偏差...

  • 《母爱的羁绊》读后感

    《母爱的羁绊》读后感 这是一本关于养育女儿的书,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不可否认,母亲扮演着比父亲更重要的角色...

  • 母爱的羁绊读后感

    ‘ 前段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正好也经历了一些不愉快,趁此机会记录下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也算给自己疗疗伤吧。 ...

  • 《母爱的羁绊》读后感

    听完这本书后我第一个感受就是想和我自己的妈妈说声谢谢! 原来我有一个如此了不起的妈妈,如此睿智的妈妈。 书中所说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母爱的羁绊》读后感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ik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