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83/365 12.7
看了幽兰香老师一篇文章《写文怎样找到独特观点》深受启发。
文章中,老师提到:“观点就是你看世界的视角。观点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点,而是在观,就是我们观察的角度,我们眼睛投射在哪儿,哪儿就是观的重点。”
老师还举了两个例子,其中一个例子提到一位妈妈带三四岁的孩子去了一次商场后,再也不愿去了。
商场里有玩具,有好吃的东西,孩子为什么不去呢?
当这位妈妈再次带孩子去商场,孩子不愿意走,妈妈就蹲下来问孩子为什么?
妈妈和孩子一般的高度,这时妈妈才发现,这个高度的孩子根本看不到美食玩具,她的眼里只能看到来去匆匆的腿和脚,这个场景很恐怖。
这个例子很好说明了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世界不同,观点也就不一样。
对于这位妈妈来说,她去商场,是从她的角度,看到了她想要的东西。因此,这才吸引她愿意去商场。
而对于她儿子来说,他的角度没有看到他喜欢的东西,只看到那些来去匆匆的腿和脚。商场对他来说,不但没有吸引力,还有可能感觉恐怖,这就导致了他不喜欢去商场。
因此,当我们和他人在同一件事上观点不一致时,要考虑对方的角度,从对方角度考虑,就有可能理解对方的观点。
老师在文章中还提到我们普通人只是从大众角度出发,在合适的距离,合适的时间中呈现世界。
自己虽然明白多角度看问题的道理,但也只局限在道理上,很少用在实践中。在写作中采用多角度更是少之又少。
平时写作,大多都喜欢以“我”为视角进行描述。老师说,以“我”为主题进行写作,平铺直叙,按事情的本源展现,就会毫无波澜。
如果多角度看问题,多角度写作,使文章就会有不一样的观点,增强文章的新鲜感。
因此,无论阅读、写作,还是工作生活中,都要多角度看问题,展现事物的多样性,使其更生动,更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