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自己的《简书》里,开辟了一个“读者留言”,初衷只是想在我的读者群里出现些互动。想知道大家如何看待我的作品,有些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如何让自己更温馨贴切的做好分享,同时也想让读者与读者之间有个隔空交流。我的这个想法在小众范围沟通后,有积极主动者很快响应,也有受制于下载APP操作方面的左右为难,还有喜欢看但怯于公开表达……如此等等。因为这种互动纯属非正式,完全尊重读者的个性选项,只要没有嫌弃还愿意继续看,我就有继续往下写的动力。
我的简书每日读者阅读量,大致保持在300—400人次之间,偶而也会有一些突破。从主流读者看以亲朋好友为主,大都一路走来的相随相伴,当然也不乏邂逅相遇一见如故。人啊很多时候在情理方面不可理喻,貌似天天一起的恰如路人;看似互不相干的插肩而过,却能好感顿生愿意敞开心扉。我的已知读者从年龄看跨度不小,从上个世纪的20后,一直到本世纪的00后都有,当然主要是与我年龄相差不太远的人。从性别来看,似乎女性更多一些,尤其是中年以上女性,可能与我简书常写的日常生活有关。从职业瞧丰富多样,从经历看深浅不一,但这些似乎并不能主导共同的关注。我个别问过一些读者,回答是“你写的是日常生活,我们就想知道你眼里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子。”
各位最近看到的“读者留言”,大都近两年来部分读者的由感而发,也有少部分读者应约感言,当然也不免有一些溢美之词、过誉之言。对于喜欢我简书的读者们,你们喜欢看就是对我的支持肯定,也是我不断修炼写下去的动力。说实话我没有作家欲望,也不愿争名逐利,只是把写作当成兴趣爱好,把接地气写普通生活,作为一种写作风格,把写出来的东西与大家分享,作为一种心灵愉悦,仅此而已。不过我倒是在“读者留言”,发现不少“有文采、有真情、有理性、有胸怀”的知己,如果大家都能简书起来,何不就能汇成凡人眼里的星光一片。
读者留言:
张锦(北京表姐)
经历过动荡年代的我们,都在退休后重拾青少年时的梦想,以及工作后无法兼顾的兴趣爱好,随心而活,冷眼看世界。更多地观注自己的兴趣所在,由社会人过渡到自然人,为最后归于自然做好心理准备。这是最好的生活状态,我很赞同你的观点。
亚楠(往日同事)
每天打开微信时总想先阅读您的文章,对国内形势的理解、与子女的教育与相处、旅游景点的描述,很多作品我都反复读,有时内心不那么愉快时,您的作品总如阳光般照亮内心的黑暗,期待您每天的更新,更期待您能成书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