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乐育堂语录》卷一.二十三

《乐育堂语录》卷一.二十三

作者: 白丁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18-11-09 08:29 被阅读14次

二十三  真一之气

  为师念生辛苦多年,未了然于此一气,不妨预为抉破。此个虚无一气,又谓真一之气,又曰真一之精,又曰天然元气,又曰清空一气,种种名色,不一而足,要无非无声无臭、无思无虑之真,却不在内,不在外,隐在色身之中,谓之法身。然如此难思量,难揣度,却远在天边,近在咫尺。孔子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足见此个元气天然自然,未尝一息偶离,离此即不得生,又何以成人耶?然必如何而后可觅哉?虽然,着一觅字,又千差万错,增数十重障蔽。惟有如生等所说,一切放下,一丝不挂,万缘不染,此个虚无之气即在个中。生积久功深,谅已明白无疑。要知此个虚无一气,天地人物同是一般,富贵贫贱均是一理,极之生死患难,亦不为之改移。气息有盈虚消长,而此个元气无有盈虚消长。第后学浅见,不知人有清浊明暗皆是气机运行,而专以气之清明寻虚无一气,而于昏浊之际则以为不在也。讵知此个元气,不因清明而有,亦不为昏浊而无,只怕不知去欲存理,闲邪归正,于气清时,有一流连顾盼之意,于气浊时,又加一忧郁烦恼之心,明明元气当前,如日月之照临,无不光明洞达,反因此障碍心起,遂如浮云遮蔽,而日月无光矣。尤要明得此个元气,本无朕兆,亦无形色,实为后天精气神之根本,先天精气神之主宰。故虚无一气,在先天而生乎阴阳,落后天而藏于阴阳。总之,人能打扫得闲思杂虑、一切起心动念的障碍,干干净净,不染纤尘,足矣。然在后生小子,气息壮旺,易得会其真际,而在年华已迈者,犹难调和气血,保养灵光,采此一点至阳之精,此又将奈之何哉?吾再示生一个采炼法程。

  《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生等于元气未见时,不妨以神光下照,将此神火去感动水府所陷之金,久久自然水中火发,而真金出矿矣。此感而彼应,其几有捷于影响者。故古人教后学,于寂然不动中无可采取,教以神光下照之法,而于通处下手,以采取先天一味至真之气出来,以为丹本者,此也。亦非此个动气即元气也,要知此个元气,方其未形之时,未尝不在,然而清空之气不可见也,及其既形之际,又非此个有形者即是真一之气,而要不过此真一之气之所发皇也。当其发时,恍惚杳冥,略有可以认识者在,此亦犹见影知形之意,其实仍无所见耳。到此发见昭着,“放之则弥六合”,即天地亦不能载,所谓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本者,即此是也。然虽无量无边,而仍不离于方寸,所谓“卷之则退藏于密”者,是其义也。由此以思,氤氲者仍是阴阳真气,而主宰此真气者,始是至真之

相关文章

  • 《乐育堂语录》卷一.二十三

    二十三 真一之气 为师念生辛苦多年,未了然于此一气,不妨预为抉破。此个虚无一气,又谓真一之气,又曰真一之精,又曰天...

  • 《乐育堂语录》卷一.一

    一 凡人欲学一事,必先见明道理,立定脚根,一眼看定,一手拿定,不做到极处不休。如此力量,方能了得一件事,纵不能造其...

  • 《乐育堂语录》卷一.五

    五 明心见性 吾示明心见性之真谛。夫先天之心即性,先天之性即虚无元气,要之,一虚而已矣。人自有生后,气质之拘,情欲...

  • 《乐育堂语录》卷一.三

    三 厌离出世 人生天地之间,除却金丹大道、返还工夫以外,形形色色享不尽之荣华富贵,无非一幻化之具。在不知道之凡夫,...

  • 《乐育堂语录》卷一.七

    七 上上乘法 近来所传者,都是上上乘法。生须从静定中细心体贴,方有会悟。不然,恐信手翻阅,无大滋味。不知吾单词只字...

  • 《乐育堂语录》卷一.二

    二 阳生之时 诸子谈及阳生之道,已非一端,总不外无思无虑而来。即如贞女烈妇,矢志靡他,一旦偶遇不良,宁舍生而取...

  • 《乐育堂语录》卷一.十五

    十五 筑基有道 生学玄道已经数十余年,然而基犹未筑者,其故何也?良由修炼无序,作为不真,以行火采药不得实实把柄...

  • 《乐育堂语录》卷一.十二

    十二 安心久坐 诸子近日静养,无非从色身上寻出真身出来。第一要做一次见一次之功效、长一番之精神。法身涵养久久,始足...

  • 《乐育堂语录》卷一.九

    九 太空之空 太空之所以生生不已,直至亿万年而不灭者,非果空而不实也,中有至诚之神主宰其中,复有流行之气运用于外,...

  • 《乐育堂语录》卷一.十四

    十四 阴鸷积德 诸子闻吾道之真,须切切提撕,时时唤醒,俾此心常在,此性常存,于以造之深深,习之熟熟,以几乎天然自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乐育堂语录》卷一.二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ln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