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智叟翘着二郎腿躺在门前的椅子上晒太阳,悠闲地喝着茶,嘴里哼着小曲。这时,愚公正好路过,智叟便邀请愚公坐下聊天。
聊着聊着,智叟看到了远处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突然想到了什么,就对愚公说:“听说你要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愚公说:“借着自己还有一些力气,就打算把这两座山挖走,这样大家就不用绕路了。”
智叟慢悠悠收起二郎腿站了起来,双手背腰说:“唉,你也太笨了,真不愧叫愚公!就你这老胳膊老腿,还想移山?做梦呢吧!你呀,拔山上的一根草,采路边的一朵花都费劲吧!”
愚公呵呵笑了一下说:“你呀,真是个顽固的老家伙,思想连我邻居寡妇家那七八岁的小孩都比不上喽。那个小家伙天天跟着我们挖土,干得不亦乐乎。”
智叟往前走了一步,很不服气。他指着愚公晃了两下手指说道:“你真是个糟老头子,就算你能够挖土,但可能你临死连山都搬不走。”
愚公摸了摸他雪白的胡子,长叹一声,说道:“你把那老旧的思想收一收吧!我要是死了,我还有孩子,我的孩子又有孩子,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但是山又不长高,为什么担心把它移不走呢?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智叟碍于面子,又硬着头皮争辩道:“那时你都已经死了,又享受不了便利,不就是白忙活吗?
愚公摸着白胡须,说:“我年近90,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山移走,但不只是为了我出行便利,而是为了我以后的子孙出行便利。人活着就要为后代留点什么,我们干干净净来世,不能干干净净回去。我尽我所能挖山,也算是给我的后代尽力了。”
智叟听完愚公说的话,又看了看愚公那坚定的眼神,默默地坐在了椅子上。他想了又想,得出了一个结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还没有做就打退堂鼓。智叟不愧为智叟!
愚公也回了家,在回家的路上,他暗暗立下了誓言:等我的子孙挖完山的那一天,一定要到智叟家里(如果他去世了,就到坟前)说:愚公做到了。(刘思琦 马宇涵 何思羽)
王月林老师点评:忠实于原文,增加了细节描写,愚公、智叟的形象生动起来。他们之间有趣的对话,很有生活气息。愚公有反驳说明愚公“不愚”,智叟能反思,说明智叟“有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