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连篇(下边正文开始处可以直接阅读正文)
今天完成打卡任务情况
早
【O】4:00起床
【O】喝水300ML*4杯
【X】看书1小时
【O】读书笔记50分钟
【O】练字50分钟
【X】锻炼40分钟
晚
【O】简书写文一篇(用时40分钟左右)
【X】读书笔记1小时
【X】整理搜集的文章
【O】娱乐30分钟
【X】9:30开始睡觉
我准备以后每天发文,都把自己的打卡情况贴出来。一个目的是见证自己的成长;一个目的是为了给别人做参考。当然,一天两天或许没什么,但时间长了,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点什么呢?
昨天没日更,前天做的陕西扯面,昨天和同事一起吃了一顿。也很困了,就睡了。其实昨天也没感觉做什么,就比较晚了。不过日更每个星期还是可以休息一天的。这一天就分配给突发的不确定性吧。
正文开始
这周,我用我自己想的一页纸读书法,做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笔记。收获很多,遇到的问题也很多。这里说说,笔记中没有手绘思维导图的事情吧。
尝试——挫败——思考的开始
自己原本只是想,用一页A4纸来画某一本书的导图,后来,画了半张导图后,发现,你根本不知道或者很难估计,每个分支有多少你认为重要的内容是你需要记的。所以问题来了,可能你看别人的导图都是很漂亮的,但你自己画的导图可能不怎么好看。自然你会感觉到一种挫败感,所以呢?
放弃 or 思考
昨天看到了一个金句,忘了出处是那里了,后边找到后补上。看到但没记下来,这说明自己的习惯还存在问题,需要调整,且不提。那个金句的意思是:
你人生的失败,就是你拿着自己的平常,和别人十年台下功,撑起的台上之精彩去比。
我想,要么放弃,要么想想,别人是怎么把思维导图画的那么好的。当然,我选后者。
不通则求变
大抵上,挫败要么转化为糟糕的心情,要么转化为自己思考的能量。或许这个地方的选择,会决定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我想首先别人画的思维导图好看,为什么好看,和自己画的不好看的思维导图,差别在什么地方。我的第一发现就是,合理的安排空间,是思维导图好看的前提。那么安排好空间的要素有哪些?
大小、位置、结构、色彩
我决定先把要做思维导图的内容先用一页A4纸写出来,当然,要控制一下内容,如果一页A4纸都不能写完,那画思维导图肯定也画不下。这样我就知道我的思维导图有多少内容了。也就是大小定下来了。
位置、结构,我觉得用铅笔做做辅助线,定好每个内容要放的地方,是一个好办法。
色彩的话,将内容填完后,用彩色笔,描下思维导图的连接线。给内容做个轮廓,都是不错的主意。
有些时候,你会有一种强烈的信心,这种信心是什么给你的,你就多多的追求什么。
这个时候,我已经信心满满了。但是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主角,字。
垃圾,堆的再好看,也还是垃圾。
所以,还要有一手好字,或者一手字迹工整的字。
想留下的话
本来我对做思维导图怎么做好,其实并没有想的太清晰。写作梳理了我的思路。
之前,我一直用导图,而没用思维导图这几个字,但后来一想,又加上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最近练字,明天按照自己的方法做做,看能做个什么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