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其实是佛家的说法,不是跑江西就是跑湖南去行脚参访的意思,后来被挪用到打把式卖艺的人身上,再后来被当成道具植入武侠小说里,“江湖”于是血雨腥风,于是快意恩仇,于是出神入化,难怪外国人把它归之于玄幻,总之离我们的生活十万八千里,不说也罢。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4668/2e331d5eff0cd5cf.jpeg)
曾经一度风靡的香港黑帮江湖,古惑仔的江湖,来源于生活又高出生活,但高得过头了,极度渲染,那又是一个被过度解读的江湖。
贾导在接受采访时说,其实人人都在“江湖”。《江湖儿女》交代出来的这个江湖虽然真实,但是零碎,散乱,是小混混的江湖。他们也敬关二爷,也喝“五湖四海”酒,无非就是打个架,赌个博,耍个女人,看个场子?最大的事情就是刚出道的小毛孩把大同的老大给做了,然后斌哥成了老大,又被一群小孩围攻,不是巧巧拔刀(枪)相助,他可能也被做掉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4668/d68261488b8ce7a9.jpeg)
于是,他坐了一年牢,她为他坐了五年牢。再出来的时候,树倒猢狲散,连个接大哥的人都没有了,这个江湖太浅了,太淡了,浅淡得不如村口的池塘。
不知道是不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有他想表现的东西不能呈现,或者在走向影院的征途中阉刀霍霍,以至于把片子伤成了这幅太监模样?总之,还感觉是隔了一层,这仍然不是真实的江湖,不全是那个时期的社会某个层面的映射。
这个江湖太钝了,钝得只剩下一把圆头圆脑的茶壶,拍碎在老贾的头上,连血都不流。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4668/070a00b8c4105b02.jpeg)
或者再换个角度,贾导所想所做,是把镜头拉得远远的,人性没有好坏,只是真实地再现?
但这样的非典型人物演绎非典型事件,弱化了冲突,弱化了人性的挣扎。平庸的人生我们每天都在过、都在看,为什么还要花钱到电影院?
巧巧在去新疆的路上似乎看到了UFO,这不知道算不算是贾导的“神来之笔”,既然这样,也谈谈宇宙观。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4668/85de427fb5a7691d.jpeg)
木心说中国的元曲大家们包括关汉卿在内“没有一个达到莎士比亚的高度”,因为他们“没有多大的宇宙观,世界观,不过是忠孝仁义,在人伦关系上转圈圈。”
“人性,近看是看不清的,远看才能看清。人间百态,莎士比亚退得很开,退得最远最开的是上帝。”所以,莎士比亚以他深邃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仅次于上帝的人。”莫非贾导正是在这条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https://img.haomeiwen.com/i3444668/9acd9e83a4004cbc.gif)
退一步说,中国古代画家讲究“三远法”,即深远、高远、平远,平远看似最易其实最难,从浅淡到平远,就像从煤到火山灰,还需要一个涅槃。
《江湖儿女》,弦外之音:天地不仁,人生如蚁。同样如蚁,愚昧而麻木的,在家里;愚昧而刚强的,在江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