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浩
女儿认路很厉害,诺大的广州城,开车走一遍的路她就认得了。媳妇带着女儿出门,她就是妈妈的“百度地图”。这让路盲的媳妇很感慨:路盲的妈妈怎么生出方向感这么强的女儿?关于方向感这特质,女儿随我。女儿很喜欢坐我的车,一路上跟我讨论路上的事是她的爱好,我也梦想哪天开车带着她一起走遍中国。
从番禺到市区有40分钟的车程,番禺路段历来车多车快,一路上大家好像都很急,似乎总想从茫茫车龙中逃离。上沙溪大桥前的那段路是一条有完美弯度的快速路。车从车龙中杀出,会抑制不住的加大油门,在这段路上像撒了欢的野马。快上桥时,马路忽的从四车道陡然变成两车道。为了安全,最右边的两条车道和左边两条车道分别由两个交通灯轮流交替红绿灯来控制流量。
每次走这段路,女儿都会很紧张。因为在后座原本有说有笑的她,忽然沉默了。我都可以听到她呼哧呼哧的急促的喘气声。
今天照例走这段路,有一辆车嗖的一声从我们车身呼啸而过,绝尘而去。
女儿在后座忽然发声:“爸爸,别追它。”
我回应道:“宝贝,放心。我不会开快车和它比赛的。”
女儿接着说到:“你可以超过它的,只要你保持这个车速。过弯道后我告诉你怎么走。”
女儿的语气肯定而坚决。我很诧异她为何如此肯定,以前每次走这段路,她都默不作声。
过了弯道,女儿大声叫:“爸爸,赶紧变线到右边的慢车道去。”
我现在的车道是快车道,而且还是绿灯,距离上桥位的交通灯还有几百米的距离。而旁边的慢车道虽然没有什么车,但正是红灯控制流量的时刻。
我忽然明白女儿的意思,她是算定我变线到右边的慢车道后,在刚好到达上桥位前,交通灯可以从红灯变成绿灯,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路顺畅的通过,而刚才超过我们的车则会被交通灯卡在上桥口,我们就会超过刚才那台不礼貌的车。
我没有犹豫,按照女儿的意思操纵着车。
女儿大声说:“对,爸爸,就是这样开。”
当我们快接近上桥位的时候,看着前方的红灯开始“眨眼睛”。
女儿大呼一声:“耶,就是这样。”
当我们的车一刻不停的飞驰,超过刚才那台因为红灯而不得不停下来的车时,女儿隔着车窗对着那台车做了个怪样,大喊着:“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我从后视镜瞄了一眼还很兴奋,欢呼雀跃的女儿,说:“你怎么算定的?”
女儿得意洋洋的说:“我每次走这条路都在观察。要想快速通过,首先要匀速开车,这样安全。第二,要走在中间的这两条车道里,这两条车道可以灵活的转换车道。如果我们一转弯看到的是红灯,那就在原来的这条车道上走,因为刚好走到上桥位就会变绿灯。如果一转弯看到的绿灯,那就要变线到旁边的亮红灯的车道去。因为不变道的话,等走到上桥位,就会变红灯,就会停下来等红灯的。”
听着女儿“弯道超车”的理论,我不禁暗暗窃喜。平时懵懵懂懂的女儿,没想到还有这么强的观察和总结。脑子里想着女儿的理论,陷入沉思。
人生之旅何尝不是如此呢?弯道超车,速度不是首要的。要像女儿那样思考。保持速度,安全第一。很多条道,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赛道。了解规则,比单单讲求速度重要得多。红绿灯岂止在道路上,工作和生活中有多少红绿灯在等着你。
谁都想快,谁都想一路绿灯。但一味地在快车道上,一味地在看似绿灯的路上,有时规则会让你欲速则不达。在受到限制的慢车道上跑,在暂时是红灯的道上跑,反而会后来居上。这是规则孕育的智慧。
《道德经》云: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女儿的弯道理论是这古语最好的注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