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物著我颜色

物著我颜色

作者: 听张老师说 | 来源:发表于2024-03-23 22:40 被阅读0次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

出自近现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七则》。意思是,有我之境,是用自己的眼光来看事物,所以物我都带有我自己的主观色彩。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

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整句话强调了观察者主观性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主观情感对观察结果的影响。它提醒我们在观察和理解事物时,要意识到自己的主观性和偏见,并努力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同时,它也揭示了艺术创作中主观情感对作品风格和表达方式的深刻影响。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王国维的诗歌三境界,直白来说,第一个境界是寻找诗意,第二个境界是在创造诗意,到了最高的境界,就是不用刻意创造,而诗意浑然天成了。这种三境界的观点,既有诗的优美,又有理论的深度,因此常被人引用。

需要补充的是,第一境界出自晏殊的《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出自柳永的《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最著名的一部作品。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评论中国古代文学,又不局限于西方理论,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所以,《人间词话》是一部初具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新作品,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作为词学的教科书和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深远。

相关文章

  • 著物,著心邪?

    入梦 金池长老登场 以佛为衣 狂收袈裟 一火烧光后 佛心安在 得闲 书虫上线 以识为衣 游滥书海 金池火及 燎醒老...

  • 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

    (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

  • 以我观物 物皆著我之色彩

    在文学评论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 这句话的道理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相类似的...

  •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最近老看到舒婷的《致橡树》,特别是那句“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议论声最多,很多人都在为凌霄花打抱...

  • 物著心情色

    以我观物, 顾物皆著我之色彩! 满心欢愉时, 身上的因子都似要跳起舞来; mouth也情不自禁, 随心唱起无名歌;...

  •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木木精进写作100天# 24/100 我们经常发现,即便是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人,面对相同一件事情,也会有不同的见...

  • 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摘录

    2020.5.21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

  •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2,天性人性?浪子回头还是鲲鹏飞升?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

  •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我个人觉得有我之境,多写自...

  • 物我两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物著我颜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vk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