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重门

作者: 幻梦尘客 | 来源:发表于2016-04-08 20:56 被阅读19次

读三重门

  

  

  刚开始听到这部小说是批判应试教育的,我就来了兴趣,我对应试教育是起不了任何好感的,当然,这样说也稍微委婉了点。

  最近才开始读的,感觉不是很好,文笔略显幼稚,讽刺得也貌似过头了,有些不符合实际,所以我就当做读普通的小说一样,只注重了解情节,并没有做更深层的探究。

  小说叙事平平淡淡,并无波澜。所描绘的人物除了一个女孩子苏珊外,没一个起眼的。老师,家长,学生等都空洞而麻木得跟民国时期的卫道士有一拼。主人公更是一个虚伪没用的学生,就是这样的人还得了全国作文大奖,让你有一种错觉,这个社会只要会吹牛,混得好(真的在混!),就不怕不出人头地。照这样下去,就是说中国即将灭亡了也不为过。

  透过小说,还是可以看到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学生的思想被禁锢在那一年之中最热的一个月——六月。十几年的苦读换来了两天的考试,这买卖也只有在中国才能划得来。中国需要全才,国家提倡全面发展,结果大部分发展成了只会考试不会思考的庸才。就拿语文考试来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理解,然而在中国,你不需要思考怎么理解,你只需要记住怎样套用专业术语才能拿到高分,或者就如语文老师所说,如何才能骗到分。这样一来,伟大的社会主义思想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灌进每个人的心中,潜移默化地在每个人的大脑中加了一把锁——只有社会主义才适合中国,其他的一切都是狗屁。

  然而,或许美国等发达国的“狗”养得比我们中国的人还好吧,至少它们的思想比我的人更加自由,所以美国的“狗”放的屁能把美国的各个方面都发展得比中国还好,中国也只能扼腕叹息自己养“狗”经验不足,“烂狗”太多,放出来的屁只能把人熏得想要自杀。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朋友,我们叫她叶子,她本来是一个很健康,很开朗很活泼的女孩子。在去年期中考试期间,她毅然抛弃人世间的一切,从四楼的寝室里跳了下来……

  我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绝望可以让她有那个勇气,那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我有深刻地体验;我也不知道命运为什么还不放过她,让她活了下来,终身报废的活了下来。我只知道她那次期中考试考得非常不好。

  其实,这种为高考而付出生命的“烈士”们是很多的,在中国,学生自杀基本上有两种原因——失恋或失分。小说中,作者提到了中国近年来因为失路恋自杀的学生越来越少,为了保持平衡,因为失分自杀的学生也就越来越多。中国的人口过多,资源紧张,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控制人口的好办法,要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嘛。

  最后,我要发愿,愿那些死在高考制度下的亡魂能够体谅祖国的良苦用心,牺牲个人利益,成全集体利益吧!诶,默哀!

相关文章

  • 想象的生活

    1 对于韩寒的第一本书《三重门》,我其实是在知道并且喜欢他的文字很久之后才读的。毕竟,《三重门》算是一本象征意...

  • 我所想象的生活

    对于韩寒的第一本书《三重门》,我其实是在知道并且喜欢他的文字很久之后才读的。毕竟,《三重门》算是一本象征意义大于 ...

  • 读三重门

    读三重门 刚开始听到这部小说是批判应试教育的,我就来了兴趣,我对应试教育是起不了任何好感的,当然,这样说也稍微委婉...

  • 我所理解的阅读与写作

    我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我不想读什么就不读什么。也许曾经喜欢看过的书,这辈子不想看第二遍,比如《斗破苍穹》《三重门》...

  • 「过于真实」女人一生的三重门

    我们会发现,很多女人一生都会经历三重门,很多女人因为过不去那三重门一生都抱怨满满,那么,女人都逃不开的三重门是什么...

  • 我读《三重门》

    昨天我阅读完《三重门》这本书,从开始阅读到结束让我与作者韩寒距离感觉拉进了许多,因此心里油然出对他的好感。《三重门...

  • 我所了解的作家

    读高中的时候,第一次买的小说,对的,是韩寒的《三重门》,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有读下去的意愿。 而后接触到的作家有老...

  • 《三重门》——读后感

    今天总算是把《三重门》看完了。 这本书的情节很简单,时间跨度也不大,吸引我读下去的就是韩寒那犀利的笔锋了。 很多不...

  • 从韩寒到周杰伦,都在告诉你,要好好学习!

    我喜欢韩寒,从读他那本《三重门》开始,他的文章里,有思想,我觉得比郭敬明写得好,郭小四的小说里,充斥着各种纸醉金迷...

  • 《不正常人类症候群》

    从《三重门》开始,读韩寒的作品总有一种神游的感觉。而这本《不正常人类症候群》,作者张寒寺,监制——韩寒。韩寒,还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三重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wv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