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事下午好,我是八年级6班的班主任,孙旭燕。
我的主题是《理解与尊重》,结合这个主题,我有一个故事想分享。
刚开学,各项书籍、资料陆续回来。
上午课间操,孩子们把各科大数据领了回来,堆放在教室讲台上。我吩咐领书的孩子先不要发,马上要上课,影响老师上课。中午午自习再发。
中午,我坐在讲桌旁。
找了几个机灵的孩子,把资料按学科分好,一摞一摞的摞好,共八科,像八座小山似的等着孩子们去翻越,去探索知识的巅峰。
怕耽误孩子们写午间作业,我找了八个同学。
教室内安安静静的。
第一个孩子是杨露彤,男生,黑黑的皮肤,带着眼镜,嗓音有些沙哑,头脑灵活,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但总是惹英语老师生气,据其他同学反映爱接话瓣儿,提醒过很多次,但收效甚微。
我叫他名字,一路小跑到讲台。
“老师我发啥?”
“八科,你选择。”
“那我发生物吧。”他是生物课代表。
教室从南到北,座位安排是2、4、3。
露彤先拿了一摞儿,从南到北依次走到同学们的跟前,分发给他们。
第二个学生是李豪斐,同样,上来问我发哪科,我示意他自己选择。忘记了他发的哪科,也依次走到同学们跟前分发下去。
第三个同学是冀行行,高高的、胖胖的、白白的男生,戴着一副浅黄色边框眼镜。班级的卫生委员,班级卫生搞的很好,吃过饭进教室,总是拿着笤帚和垃圾斗在教室内走一遍,把教室内角角落落没有打扫干净的地方再清扫一遍。
我从来没有吩咐指导过他。我很感激这个孩子,虽然纪律不太好,但是他很细心,昨天还提醒我说:“老师,咱的垃圾桶用的时间长了,筒壁上会有黑块块儿,隔段时间得用拖把擦擦。这事你说说,我说他们不听。”
我郑重地回答他:“好的,我知道了。”
谢谢你提醒老师,我在心里默默地说。
我想我随后得把这句话当面向他说出来。想想还有三个月这学期就要结束了,真的有些舍不得。
言归正传,该行行发书了。只见他抱着一摞儿书站在我跟前。
大概过去了2分钟,我心想你怎么还不行动,发啥楞,怎么还不发书!我心中的怒气在升腾,欲要张嘴呵斥,话还没出口。
只见行行拿了几本书递给最北边靠墙的宋震霆小声说:“往后传。”宋震霆有点儿迷迷瞪瞪的不知道该怎么做,“往后传!”行行稍微提高了音量。
哦。。。。。。原来是要竖排分发,跟考试分发卷子一样。
之后,行行一直站在第一排,把资料有条不紊的分发下去。
接着的几个孩子,有的选择满教室跑,到同学们跟前分发,有的选择一直站在讲台前竖排分发。但最终都发到了每个孩子的手中。
看着孩子们有条不紊地发着书,我心中五味杂陈,既愧疚又庆幸。
庆幸的是自己没有张口呵斥,愧疚的是其实刚刚对行行的责备好像已表露在脸上。
通过发书这件小事,我悟到了以下几点: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孩子属于他自己。在有些事情上我们不能要求孩子非要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
李校长3月15日写下的寄语说的真好:教育中,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是一个个活泼机灵的人,每一个都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都是世间的孤品,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和各自的成长密码,都带着迷茫和不确定性在成长,我们要努力发现他们的独特。
教育真的是牵着蜗牛去散步,不要嫌弃蜗牛走的慢,要有爱心,更要有耐心,等一等,看一看,小蜗牛究竟是怎么走的,走歪了,把手中的绳子紧一紧,把他们拉到正路上。如果小蜗牛执意要走坑坑洼洼的泥泞之路,不要管,稳住心只需观察就行了。
漫画家小林说:等一朵花开,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微笑。
盛校长要求要有课件,要有教案,我还没来得及准备。我先把这个故事念给大家听。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听我的啰啰嗦嗦。
——写于今天,2021年3月31日上午,学校
选拔后记:
无论能不能选上,于我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选拔前我把我写的故事分享给了6班的孩子们,孩子们正在整理考试的卷子,慢慢地停下来,专注地听,认真的看,我念完之后获得了孩子们热烈的掌声。我觉得这是最高的奖励!
掌声停了之后,我给孩子们分享了我的另一篇文章《姐姐秒语3》,分享了以下的话:
每个人
只有这一生,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
爱自己,
陪伴孩子
爱身边的家人朋友。
最后我说:九年级就又要分班了,本学期剩3个月了,我们要彼此珍惜,相互尊重。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8291/446659a8030c2de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