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王二给老大哥汇报了仓库实施条码管理的利弊之后,消停了一段时间。好景不长,又有经理看到竞争对手在使用条码,大呼小叫地鼓动老大哥要推行,列举了诸多好处(尽管很多是错的)。公司某位领导还公开在大会上指责王二,意思是您不懂就去学学,为啥老说条码管理没用涅,弄的王二有口难言、气愤难平,TNND,被小看了。于是,王二花了1小时时间,画出了水西汽配使用条码的业务流程,给某些人扫扫盲。另外,对于一些误区进行了澄清。
一、关于商品条码
商品条码的使用会增加成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这次某领导针对王二说的需要增加人员贴条码问题,脑洞大开地提出:不需要那么多人嘛,收货的时候不用贴,我们派闲杂人员周六、周日以义务劳动的形式帮着贴贴不就行了。王二嗤之以鼻,哪有这么干的啊。
条码务必在收货时贴好,否则下面的流程无法继续。退一万步说,即使上架不需扫码,等到大家急着发货时再贴,根本就实现不了。如果发货时贴码,发货效率肯定会受到影响。须知,若源头上没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大家就不会再坚持按执行流程,那样的话条码管理就成了一句空话。另外,等义工过来帮忙,还不知道能给干多少活呢,免费的劳动力他也不尽心啊。
二、关于物流条码
在产品的整个发运、配送环节使用物流条码会加快处理速度,比较容易实现越库操作。以某汽配电商的发货逻辑为例。他们的电子商务平台后端连接供应商,前端连接最终客户(一般指汽车修理厂)。客户在需要配件时,通过平台提供的知识库(或称数据库)查询配件型号,然后使用平台的比价功能,查询能提供该配件的供应商。锁定采购对象后直接向供应商下单,供应商接单备货,根据电商平台的配送流程,将商品发送给客户。
供应商备货打包时,电商平台按客户信息自动生成物流条码(信息包括收货方、件数等),供应商打印、粘贴条码后,统一发货到该电商的配送中心(或称集约仓;据称该配送中心并不是专用仓库,而是一个菜市场,白天卖菜,晚上发货,确实效率挺高)。
在既定时间,配送中心工作人员使用PDA扫描收到的货物,不用识别具体客户是谁,只需确认下一个收货点,然后把发往同一个收货点的所有货箱一股脑发到下个站点,一般情况是按照地级市的区域仓库或配送中心。就是扫一下码,知道去向后丢到那一堆里,直接让货运公司拉走。
以此类推,当货物到达下一个环节,再用相同的手段扫码、分流到更小的转运站。一级一级分流下去,到了终端配送点后,逐件扫描待发货商品,确认收货客户,分别交由对应的配送人员(车辆)送出。
到达客户处后,由客户使用PDA扫描收到的货,确认是否是自己采购的,然后确认收货;或者由配送人员使用PDA扫码后,由客户签收,然后拍照留存。这样,整个流程就完成了。
当然,这个流程的顺利执行,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1、供应商、客户使用统一的条码生成、处理标准。
2、打包要有明确的规则。
3、配送中心要保证货物必须当天分流(人家第二天还要卖菜耶)。
当然,整个操作过程对人员的要求很低,只是对IT系统的要求比较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