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心之所往,便是光亮

心之所往,便是光亮

作者: 话很多的Y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20-03-28 23:48 被阅读0次

    原创,禁止抄袭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18号当铺

    围城固步,是现实所迫,还是作茧自缚?虚伪成性,是风气使然,抑或灵魂缺失?读完《围城》,心中该有一份答案。

    犹记得钱钟书先生说,他谨以此书描写那些仅仅具有无毛两足动物基本根性的“人类”。何其辛辣,何其尖锐。推测其意,大概是说文中描写的人物勉强算是伪人类,他们缺少一种人性,又或者说,是身而为人的鲜活真诚。

    就拿方鸿渐来说,初次对他的印象是他假扮留学文凭。他说,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这份假扮的欧洲文凭像是一块救命的遮羞布,紧紧遮掩住本身的空疏、寡陋,为了表面荣光,不惜滥用柏拉图的《理想国》来进行自我催眠。

    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且不论柏拉图所说的兵士对敌人、医生对病人的欺骗是否适宜,鸿渐用这种掩耳盗铃的谎言来满足丈人和父亲的虚荣心,就令人不齿。

    这种行为莫不是难以抚平的傲气,过分的自我高估,盲目的媚外在作祟。好笑的是,当时的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巧而又巧的同样拥有这种特质。到头来,精神上的无所庇护竟然是因为小小一张方纸,自己的懒惰无能,自大虚伪统统抛诸脑后。

    人类该有的坦诚和真正的自我,被拼命拉扯着,坠入无底的深渊,又好似蜷缩在高耸的围墙内,惶惶不知所措。

    2

    尼采曾经说过:“凡是人,都是一部分依照自己的思想,一部分依照别人的思想来生活和行动的。”而大多数人并不是这两种情况的简单平分。方鸿渐在感情上亦是如此。

    在我看来,他更多地是不断迎合,纠结往复,却难守心中所向。毋庸置疑,他是喜爱唐晓芙的,那个精灵般的女孩,不施粉黛,又直率纯净,堪称摩登文明社会里面的珍宝,一出现便牢牢吸引了鸿渐的目光,悄无声息,却近乎本能。

    可是鸿渐对于苏文纨的感情不忍拒绝,犹豫不定,一边痛恨,一边为自己辩解是对女人柔弱神伤的不忍。

    这样的他,像是被人攥住提线的木偶,照旧演出符合礼仪的规定动作,却丢失了自我。唐小姐说过:“我爱的人,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我碰见之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

    ”感情的空白,方鸿渐给不起,他的心动,总要掩藏在一副“老好人”的皮囊之下,又或者说,是他内心深处不愿承认的怯懦,给他筑起了一座城墙,他又何时有勇气坚定地为他真实跳动的心去拼搏一次,炽热一次,澎湃一次?

    一个人身心的搅动,在漫漫的黑暗中,最终只是如萤火般幽微,逐渐闪烁直至熄灭。两人爱情的无疾而终总是给人带来遗憾,晓芙即使是暗夜中的一束暖光,也终究无法温润鸿渐寂寂的迟疑的心。

    3

    很多人埋怨人生当中,总有一道无法逾越的围城,羁绊住自己前进的步伐。我总觉得,这样的话语,只是无法追随内心的失败者发出的无谓呻吟,自始至终,都是他们自己限制了自己。

    不管是虚荣,功利,懦弱还是肮脏,都像是澄澈的灵魂被尘世蒙上了一层污垢,因为意志的摇摆不定,一步步的作茧自缚。

    钱钟书先生的讽刺恰如其分,这些缺失灵魂的人,空留一身躯壳,如行尸走肉般在乱世中存活,令人叹惋。

    《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曾经告诉我们,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没有什么是围城制属性,一颗真诚恳切的心足以击溃本不该存在的围墙,自我救赎,往往比任何外在的推力更值得去尝试,心之所往,便是光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之所往,便是光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ge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