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专业投资者看似专业,但其实要做很多身不由己的事。
比如你是个基金经理,今年大家普遍收益都有20%,结果你只赚了15%,尽管这钱也是真金白银赚来的,但你很可能工作都要保不住了,也不会有人愿意把钱交给你管。
所以为了和大家都差不多,你会做什么呢?你会越来越和其他专业投资人趋同。
举个例子,比如前几年,腾讯的股票涨得非常迅猛,你要是管理一个互联网主题、港股主题的基金,如果不跟着大家买腾讯,那收益肯定不会太好。所以不管你懂不懂腾讯,你可能都不得不买它家的股票。
那么这会造成什么问题呢?回想一下2000年发生了什么你就知道了。那段时间正是互联网公司股价疯涨的年代,当时任何一个公司,只要炒一炒互联网的概念,甚至只是给自己的公司名称加个“.com”,股价都能涨疯。
换句话说,如果你那个时候是专业的基金经理,不买互联网的股票基本就要被市场抛弃了。甚至不光是你的同行,连把钱交给你的人,都会没事就督促你赶紧买互联网股票,否则就把自己的钱抽走去别的地方投资了。那这个时候你买还是不买呢?
所以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能耐得住寂寞,抵抗住压力,不参与这种全民狂欢的专业投资者是很少的。
有没有人确实做到了呢?有,比如我们熟知的股神巴菲特。在那次互联网泡沫里,巴菲特完全置身事外,代价就是1999年他大幅跑输大盘,受到了无数人的嘲笑与质疑。那会儿最著名的几本财经杂志的封面标题都是类似于“巴菲特廉颇老矣,已经赶不上新时代了”的风格,所有人都觉得价值投资已经完蛋了。
但是后来的故事你已经知道了。时间转到2000年初,整个市场开始崩盘,网络概念股价格直线跳水,完全跌到退市的公司也屡见不鲜。无数的基金价值被毁,投资人血本无归,基金经理们也一夜之间没了工作。
所以经常有人问:美国几次市场泡沫都那么明显,普通人都能看出来,那些专业人士就看不出来么?其实不是看不出来,而是这个时候你要不杀进去,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个笨蛋,你的职业生涯可能也要提前终止了。
但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并没有这种来自于同行和背后投资人的压力。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像巴菲特一样,稳如泰山,不去碰那些自己看不懂的东西,也不会有人因为这样来批评你、否定你。甚至,即使某一年大家真的赚了20%,你只赚了15%甚至10%,这挣来的钱也是实实在在的,你永远可以重新出发,在过程中提高自己,不用受到任何外界的裹挟。
所以你看,作为个人投资者,我们其实是有一些专业人士不具备的优势的。在未来的课程中,我会反复向你展示,如果时刻记得“舍难求易”,对提高我们的投资回报会有多大的好处。这就像巴菲特说过的那句名言:“在投资这个领域,当一个人明白自己有多傻之后,他就不再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