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们家尤其的热闹,jiang先生的大姐回来了,带着7岁的女儿一起回来的。
距离上次回家,有两年多的时间。
大姑姐属于远嫁,平时逢年过节极少回来。我们结婚时,大姐已经五年没有回家了。
这次回来,是源于意外怀孕,准备回家流掉孩子。
因为工作变动的原因,他们从沿海地区来到了徐州市的县城工作,县城的医疗条件有限,市区又有一例新冠病毒,各方面综合考虑,决定来我们这里做流产。
刚到这里的第二天,孩子就开始发烧。
然后在医院检查,可能是刚起烧的缘故,并没有检查出来具体的原因,只是拿了一些抗病毒,退烧,发炎的中成药吃。
孩子一旦发烧,基本上反反复复的两三天,一直在37度5以上反复,可能是药效比较慢,昨晚突然烧到了38度9,凌晨一点钟,jiang先生应酬还没回来,我陪着她们去医院做了检查。
医院不分时候,不分昼夜,永远都有病人。
我们排队时,排在前面还有一个在襁褓中的婴儿,一个年轻的女大夫,打开她的毯子,她粉嫩的四肢在空中舞动,时不时的伴随着哼哼唧唧的声音。
女大夫带着听诊器,隔着秋衣在身上轻轻按了几下,又对着电脑敲起了字,抱着孩子的妇人不是奶奶就是姥姥,赶紧遮住衣服,只怕孩子受了凉。
妇人的旁边,站着个年轻的男人,他半弓曲着身体仔细听女大夫说些什么。
我们站在两米开外的门口,排好队,站在外面等候。
很快排到了我们,大姑姐将孩子近期的状况和大夫讲了讲,做了一些抽血化验,然后又做了核酸检测,20分钟之后,结果出来了。
大夫又拿了一些药,jiang应酬结束赶车过来。
回家的路上,jiang先生又一次给大姑姐做心理工作,希望她慎重考虑之后,希望能够留下这个孩子,不过孩子才一个多月,她孕吐就非常厉害了。
这可能只用男人动动嘴巴,其他的痛苦女人来承担就好了。
昨天下午,他们去医院做了检查,安排了今天上午的手术。
孩子跟父母的确是缘分,但是现在的这一辈人已经和父母辈考虑的视角不再一样。
我们要考虑孩子的健康,心理等等方面,还要考虑多增加一个孩子,有没有可能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和负担。
我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妈妈。
你要不要生二胎,你赶紧去生个二胎,这种声音时常响在我的耳边。
前几天,接到一个新的政策,3岁孩子以内的爸爸妈妈,国家给予每个月10天的育儿假,这个消息瞬间在公司炸开了锅,大家开始热闹的议论着。
有同事开玩笑的提醒我,赶紧在生个二胎。
我无奈的说:“总不能为了10天育儿假,再去生个孩子吧。”
同事说:“不是还有半年产假吗?”
我苦笑:“半年的产假,还有产假的津贴,够我孩子吃几个月的奶粉呢。”
大家也笑了起来。
生二胎虽然会来自于父母的催促,不过幸运的是,jiang先生的态度非常坚决,他只想好好的爱着这唯一的女儿,陪着她健康长大,这便是他的心愿。
自然,我内心是欢喜的,而且我清楚的知道,一旦我决定生二胎,我看书,写作的时间会全部清零,我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习惯,还有对梦想的渴望只能是南柯一梦。
也许看起来这样的我非常自私,但是我觉得这是更加的自我。
一个人只有有了自我,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她的缺点什么,她擅长什么,她才能够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一个生命开始绽放时,她才能将自己孕育的生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孩子是希望,不是成年人激情之后的速成品,也不是只用来传承血脉的继承人,更不是活在这个世界充当13亿之中的一个数量。
杭州25岁摄影师跳海身亡,留下来的5000字遗书,我一字一字的看完,每个字都是都能感受到他的自我否定,压抑,还有对于生命的绝望。
他说:
我就是垃圾。
只因小时候看起来像女孩子,我在学校里就要被霸凌,语言暴力,被排挤,被欺负,让下跪,被威胁……
少年时期,在各种亲戚家寄宿,亲戚对我也不错,但总有一种无所依靠,患得患失的感觉。
活着不再是享受,是负重前行,我疲惫不堪,重组千万次,破碎千万次。
童年,少年,青年,他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千疮百孔,他感受不到爱,又渴望爱,小心翼翼的生活,却发现生活并没有善待他。
内心唯一的柔软,是25年来,只有小时候的假期挨着外婆才能感受到的温暖。
他想到让自己解脱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到另外一个世界。
11月29日,浙江舟山警方在海滩礁石上发现了他的风衣,口袋里装着已关机的手机。
12月的第一天,他的遗体被发现。
他的离开在网上掀起来了波澜,这些波澜也不过他人生活的热闹,过不了几天,网络又会恢复往日的平静,平静到像他从来没有来过一样。
可他的出现,不能是仅仅的出现,应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那天下班后,我听到大姑姐和公公关于生孩子的谈话。
公公说,你们这一辈人太矫情了。
婆婆说,一个孩子难带,孩子多了就好带,老大可以看着老小,当初你们……
这是老辈人的思想,他们觉得生下来养大,喂饱穿暖就可以了。
没有人去关注这个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啥我大姑姐五年没有回家过,不仅仅是这五年,是许多个年没有回来过,父母却没有意识具体的问题。
大姑姐是家中老大,一两岁时,因为长相姣好,很受亲戚的喜欢,公公婆婆一心想生个儿子,于是就将她寄养在亲戚家。
一直到她8岁多才接回来,在身边没读几年书,又外出打工了。
打工时,遇到了一个北京当地单亲家庭的男孩,这个男孩比她大8岁,两个人相互取暖走到了一起。
男孩对大姑姐挺好,只是不喜欢她的出身。
男孩的态度,也是他爸爸和后妈的态度。
公婆自然心里难过,我们生活在农村怎么了,难道就低人一等吗?
在所有人看来,人人平等,其实并不是,这个社会本就有阶层,这种阶层就莫名其妙有一种傲气。
大姑姐本身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比较淡薄,无论家人如何反对,她都义无反顾的奔向这个男人。
他们结婚了,公婆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到现在两家亲家从未见过一次面。
公婆常年叹气,觉得生养了一个女儿白养了,她从不回家。有时候,婆婆难过到以泪洗面,可是他们没有想过,甚至他们浅薄的认知,也意识不到童年的照顾,养育,对于一个孩子有多么的重要。
如果不是流产的事情,大姑姐应该不会回来吧,或者下次回来更遥远一些。她表面对大家的客气,也恰恰说明了彼此情感之间的疏离。
这种内心的冷淡,是要花上许多的相处来驱散,只是我们每个人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我的一个女同事有三个女儿,有次我们一起吃饭聊天,她看到了我女儿的照片,心头升起对她二女儿的愧疚。
她二女儿比同龄的孩子个头要低很多,自从有了三女儿,她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在最小的孩子身上。
大女儿已经上小学了,个头长得快,所以平时总会给她买新衣服,新鞋子,二女儿便担起来传承的工作。
时间久了,二女儿就开始向她抱怨偏心,我同事才开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我告诉她:“一定要重视起来,现在孩子看到了偏心她会告诉你,再大一些会成为她的心事,她便不会再讲了。”
得不到爱,和得到不均衡的爱,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杀伤力。
在这种多子女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受到优待,被给予爱多的孩子,她会更拥有归属感,遇到困难不会那么容易退缩,因为她知道她有什么。
《她世界》中提到这么一点:
我们每天都在重构人生与自我及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的声音在童年时被压制,那么做出自主决定将变得格外困难。
卡尔·罗杰斯也强调了这一现实:他认为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根植于与父母无数次的互动,这些互动塑造了“自我”的概念。
父母常常认为孩子还小,还不懂事,总是尝试着为他们做所有的决定,其实这个期间,也何尝不是在折断他们独立飞翔的翅膀呢。
不过很庆幸,随着整体的教育水平在提高,新一代的年轻人已经开始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同时,我们也要懂得自我提升。
在《她世界》中还有这么一段对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有一天,一位心理医生告诉我,我的女儿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他的观察令我难受极了。我觉得自己已经用尽一切方法培养她的信心了。心理医生补充说:“培养有自信心的孩子,要从对自己有信心开始。”
我们不能将所有的压力全部塞给孩子,也要抽出时间审视一下自己,你自己就是一个完美的人吗?你对自己满意吗?
如果你想让孩子事事都顺你,听你的,那她成长起来最大的极限就是成为你。
如果你尊重孩子的意见,适当的引导,孩子才有机会比你变得更加的优秀。
特别对于掌控欲非常强的父母,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希望我们所有人都没有白跑一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