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原创
梁驰
应该承认人生的境遇多复杂,或顺境或逆境,这恰是社会多样性在人生中的必然表现,有如自然界不能只生树而没有草,只长叶而无花,或天气只见阳光而不经风雨……精神世界也如此多样,伤与乐或者更多复杂的情绪交织一起,重压人生,承受与否则需要特定的安慰。
今天本是在《印迹集》随笔日志里没有写这个主题的计划的,但却由于两个原因而必须留下这个主题的印迹。其实,引发表现这个主题的强烈愿望缘起于上午燃烧的一股美好情感,想不到午睡起来后简书平台上突发的事情,恰可以做为与美好相反内容在这里表现。
不得不说,那股来自远方的情感力量,使得身心有一种美好的坚挺感觉。
想想,自己开始于2018年3月20日注册简书平台,真正在平台上“创作我的创作”,其实是从2019年3月27日发表首诗《二月的春》开始的,此后在不到两个月里,我在平台上陆续发布了包括《梁驰:拥抱幸福》等诗文共计28篇。我很高兴不到两个月光阴过后所积累的创作,但其中我更感觉有一股来自远方的真诚安慰使得我坚挺。简书不仅是“宣传自我”的平台,而且还是一个很好的“以文会友”的精神感应的平台。有心在平台上遇见知音,体味那份情感暗示,真有种回到青葱时代那初恋的直觉,其荡漾于心,激发着心理和生理的坚挺。这不就是完美的爱情感觉吗?这种心理和生理需要的感觉发生,在青葱年代有过,然而却属于那时代的冲动;后来就再没有人可以引发既是精神的又是生理的冲动了,而结婚组建家庭已是物是人非的一种残缺;现在还能被点燃这种心理和生理合一的情感冲动,说明身心的康健,而今的冲动渴望与青涩时的区别便是理智了。感情的坚挺,自然是心里上的精神的坚挺,同时又是生理的现实需要的坚挺,当这两种要素真正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那才是充分完美的爱情,遗憾的是生活中太多人感情并非完美,不是缺心里的就是缺生理的,更多的人生理很健康,不健康的则在于心理,而当缺乏心理支持的时候,爱情或已失败了,因为没有了心理的精神渴望,生理定不可能发自我内心的坚挺。我感觉身上,那种“以文为媒”焕发的“初恋”似的坚强有力的情感的支撑又回来了,更多地表现到心理感受上,我珍惜。那种心里的感情坚挺当然来自远方,来自于她赋予了太多的淡然思绪的那些诗:感悟她深沉的那份,执着地对已不在身边人的每天怀念;感悟她在雨中树下那段深情的心雨,我听懂了沾着雨水的风稍来的语言,所以当那夜晚我这边也下雨的时候,着实梦续梦断地一夜无眠,才有了那段无力扯开窗帘的早晨听雨的情景;感悟她给予的遥远、简洁、意味深长的安慰,感应到了她因牵挂而无眠的心情……如此朦胧之遇,却仿佛是倾心的知己,渴望成为永远的唯一遥远的可以使身心坚挺的知音。一直在心中回想曾经说过的:喜欢淡淡的思绪……容易撞击心扉。……那些直击心灵的语言,此时挤出来了清于血的水,让眼睛湿润到已经无法再写下去了。

不能不说,还有一个挫败感,不得不使自我,需要精神坚挺起来。
今天,午休起床之后习惯性地打开简书平台,赫然看到“其他提醒”一栏有一条消息:“你的文章《梁驰:拥抱幸福》已转为仅自己可见……”的提示。看过后,心头着实有一种挫败感。《梁驰:拥抱幸福》这篇文章发布在今年3月7日,而今天是4月18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文章居然还被平台挂起来、封存着,不再开放给公众分享,很是意外。不过面对这种情况心里还是有所准备的,因为之前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文章的时候已经经历过,都发生在多事的2018年,而且被挂起来只能自己阅读的文章,还不止一篇:首先,被挂的是7月写的散文《健康》,涉及到“疫苗案”的一点引论;其次,被挂的是9月写的散文《赌博的心》,是说股市跌跌不休的状态;第三篇就是随笔《感恩于时代》了,谈到了我所处的三个时代享受到的不同幸福因而感恩的事情。在微信平台上,去年下半年连续三篇文章被挂,把本来性情并不急躁的我惹爆了。于是我在被挂的文章《感恩于时代》发表后的第二天,愤怒地接着写了一篇犹如檄文似的《又被挂了》的文章,把压抑的全部情绪痛快的“奔泄”了出去!
当然,挫败感还不至于让我灰心,一次小的挫败或一些接踵而至的挫败,并非证明自我人生就此失败掉。培根说:“灰心产生失望,失望产生动摇,动摇产生失败。”我自然不会输在灰心上。我需要自我心理的和生理的坚挺,去面对挫败感和灰心。丘吉尔说:“成功,就是以不息的热情,从失败走向失败。”而我则认为:让梦想成真,唯一的态度就是可劲地亲近失败!
(选自我的《印迹集》2019年4月18日的随笔编辑成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