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鹧鸪天》贺铸

有一年过年去拜访一位远亲,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她独自住在一间破旧的、泥土造的小房子里。我们进去的时候,她就一个人坐在桌子边烤火,屋子里唯一一点亮光就是火堆里点点红光。那一瞬间,我体会到了浓浓的孤寂。
很冷清的屋子,只有一个灶头,一张桌子,一条凳子,桌子边是一个老旧的火塘,窗户很小,窗后面是别人家的墙。我们进去后,她窘迫地起身,去隔壁更破的屋子找凳子,还拿了一堆小橘子一定要我们吃。
她的老伴十多年前就去世了,她只有一个儿子,住在她隔壁的新房里。我们沉默地吃着橘子,她拨弄火塘里的炭火,嘴里说着什么,我们听不懂她的方言,和她用普通话搭着话,而她又听不清。
不到五分钟,我就已经无法忍受这样的环境,孤独把整间屋子充满了。
我跟她说,我们要走了。她没听见,又拿了橘子塞在我们手上,我看到她布满皱纹的手已经皲裂了,看到她牙齿只剩了几颗,看到她裹着至少两双破袜子……我的泪水迫不及待要滚下来。我轻声跟老公说,我们走吧。
老公用蹩脚的方言向她道别,她点点头,又拿了橘子塞我们口袋里。
我们走出屋子,她就倚在门框看着我们,我不敢回头了,我的眼泪流下来,沉默地走了两分钟,我抬头跟老公说:你一定不要比我先死。
我一直秉着“人各有一死,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来看待人生和生活,死亡我不怕,无非早晚罢了,每一个人都会有这一天。可是啊,生老病死可以看开,这孤寂清冷,如何排遣?
认识一个不婚族,她说她的人生目标就是远离人类,搞一个小农庄,自给自足。我问她:“你不会孤独吗?”
她说:“当然不会,我超级享受独处的感觉。前半生为了赚钱不得不见各种各样的人,后半生我要一个人好好活着。”
我说:“你那是没有试过两个人的生活,夫妻生活和家庭生活,你现在享受单身,是因为你有很多事情要做,你没空,你只是渴望独处的时间,而不见得忍受得了长期的孤独。而且你不结婚,永远不会知道两个人能互相扶持的日子有多珍贵,你不怕以后求而不得吗?”
她很不屑,笃定地说这辈子不要男人也不要女人,更不要孩子。
那天我就想如果她看到这个老太太的状态,她会动摇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