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就会有很多种感受,愉悦的、兴奋的、惬意的、悲伤的、愤怒的、忧郁的、沮丧的、失落的、无奈的…
而正是这诸多的感受让我们对生活有着发自内心的感悟。
就像早年间歌手范琳琳演唱的《苦乐年华》对生活的诠
释。
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片霞,却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
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苦乐年华…
人也是因为感受而存在,没有了感受也许难以寻找生命的意义。
维克多.弗兰克尔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描写了弗兰克尔作为一个囚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
纳尔逊.曼德拉的自传《漫漫自由路》,通过一个全新的独特方式,从26个角度展示了曼德拉漫长一生的各个细节…
我们都愿意体验正性情绪会带给我们非常美好的感觉。
而对因痛苦之事产生的负性情绪,每个人会以自己的方式忙不迭地应对着。
认知行为的第三浪潮,对于无论是愉悦或是痛苦允许我们的想法和感受按照他们本来的样子存在,并对它们开放,给它们腾出空间,放弃与它们抗争,允许它们顺其自然,来去自如。
然而,趋利而避害,趋乐而避苦,却是人本能的反应。
当我们面对痛苦时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逃避。
我们会选择吃点药,去健身房运动,或打开电视…
我们甚至还会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不应该这样,这不够好,我应该比这样更好。”
或者当我们生气时,会在头脑中,综合整个前因后果,会去想:“如果当时我没怎么怎么样,那TA也许就不会这么对我了”用一些念头造成一些念头的结果,再用一些念头把它压下去,用念头打念头。
还有一种我们通常应对由痛苦产生负性情绪的方式是,我们会有很多“认为”。比如我们被骂时,我们不高兴或愤怒,我们会觉得说:“我们修养好,人品好,我们不要生气”。很多人会认为不能生气,不能哭泣,不能表现脆弱。
当我们用越多的时间和精力试图去避免、摆脱、压抑或者逃离那些不想要的想法、感受、记忆、意象、欲望和感觉时,我们很可能在长期内也要承受更多心理上的痛苦。
就像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焦虑。为了避免这种焦虑的感受,TA停止了社交。
短期的好处很明显,会感觉自己避免了一些焦虑的想法和感受;但长期的代价是沉重的,TA开始变得与世隔绝,并且自己的生活也“更加狭窄”。
有些人觉得自己不敢在公众场合说话,怕受到他人评判或遭受拒绝,那TA就扮演“好的倾听者”的角色来尝试降低自己的焦虑,这种方式能够发现很多人的想法、感受和愿望,但却很少暴露或从不暴露自己的信息。
这种方式在短期内有助于降低自己对被评判者和拒绝的恐惧,但从长期来讲,这会意味着TA的人际关系缺乏亲密、开放和真实。
避免、摆脱、压抑或者逃离痛苦反而让自己身陷囹圄。
曾经有一部电影让我记忆犹新。
这部名为《头脑特工队》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莱莉出生在明尼苏达州一个平凡的家庭中,从小她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脑海中保存着无数美好甜蜜的回忆。当然这些记忆还与几个莱莉未曾谋面的伙伴息息相关,他们就是人类的五种主要情绪:乐乐、忧忧、怕怕、厌厌和怒怒。
乐乐作为团队的领导,她协同其他伙伴致力于为小主人营造更多美好的珍贵回忆。
某天,莱莉随同父母搬到了旧金山,肮脏逼仄的公寓、陌生的校园环境、逐渐失落的友情都让莱莉无所适从,她的负面情绪逐渐累积,内心美好的世界渐次崩塌。
负性情绪的代表忧忧从一开始就是不受其他伙伴待见的角色,被乐乐要求站在小圈子里不许出来,不仅如此,她自己也不明白自身的价值,并由此自暴自弃。然而,伴随着故事的进程,忧忧的功能逐步展现。
我觉得电影的整部情节主线,便是一个关于重新认识,并珍视忧忧的故事。
忧忧在影片中第一次发挥功用,是在莱利童年时幻想伙伴冰棒看到他的月球车被清扫进遗忘深谷,嚎啕大哭时。
乐乐使出浑身解数,百般逗乐,却不能让冰棒振作起来。此时,忧忧出现在冰棒的身边,拍着他的背,倒出了他的感受,让冰棒悲伤的情绪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在这里,影片触及了忧忧的第一重功能:悲伤体验的被看见以及宣泄。
面对痛苦的负性情绪是需要被我们接纳的。
允许我们的想法和感受按照它们本来的样子存在,不管它们是愉快地还是痛苦的;
看着你是否可以将感受柔软话,放松并轻轻地拥抱它。
看着你能否允许这种感受存在。你不必喜欢它或者想要它,只是允许它。
看着你是否可以敞开心扉,扩展这种感受,就仿佛用一种神奇的方式将你内在的一切打开。
对它们开放,给它们腾出空间,放弃与他们抗争,允许它们顺气自然,来去自如。
觉察一下这种感受在你身体的哪个部位?放大这种感受,观察它,就好像你是一位好奇的科学家第一次看到这种感受。
它得边缘在哪里?从哪里开始启动?又在哪里停止?它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它在表面还是里面?热的还是冷的?轻的还是重的?
不要把你的能量浪费在赶走它得过程中。
带着慈悲轻轻地拥抱这种感觉,就好像它是一个哭泣的婴儿或一只呜咽的小狗。
当你这样做时,已经趟过了痛苦的沼泽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