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7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次数较多,痰为白色,粘痰,不易咳出,具高血压、糖尿病、为甲状腺切除术后,长期服用降压药、降糖药及优甲乐等。在别处以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氯化钠针0.5克,输液三天,咳嗽咳痰无明显好转,故来我院。
舌相如下:
可见整个舌,质红苔黄,痰湿明显,舌二边都有了液线,且二侧偏萎软,也是肝藏血不足。见下焦有聚集,问大便情况,说是当日无便。整个舌有胃强脾弱的相,咨询后说是胃口不错。
黄元御先生巧妙地绘制出了一幅人体气机运行的奇妙图景。在图景中,心火犹如太阳,高悬于上;肾水沉坠于下;脾土则稳居中轴,如同肥沃的土壤,培育着身体机能的和谐共生。
在这精致的气机舞台上,肝木随着脾土上升,胆木随着胃土下降,当这一切运作如常,则水火相济,身体便进入了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那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生命的节奏。
然而,一旦这中轴之“脾”出现了问题,整个气机的和谐旋律就会被打破。脾脏,这位精妙的代谢调节器,它一方面负责转化水谷精微,另一方面又负责运化水湿。当脾虚之时,便会导致水湿停滞,逐渐演变为“脾湿”,这就像是一场无声的洪水,在体内蔓延,淤积,最终形成难以消解的“痰湿”。
那是什么使得中轴的“土”不运的呢?其一是肥甘厚腻,肥甘厚腻食物最容易消耗脾胃,造成脾胃运化功能下降,而脾胃虚弱,同时肥甘厚腻食物最容易代谢出痰浊水饮等产物,而积滞于脏腑之间或皮下。其二是肝气郁结,土得木则达,木郁则土不达,土不达则脾胃失其运化而易生痰涎。
从脉与舌综合来看,此患者的肝郁并不明显,其中土不运,应与其肥甘厚腻及熬夜有关。所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何其重要。
针对其湿热及大便没下,用了白头翁与瓜蒌仁;针对其中焦聚集与不运,用了厚朴、白术、茯苓;针对其肺热有痰,用了知母、陈皮,润肺止咳化痰,针对其舌尖左右侧的瘀点,用了心脏的循环,当归、川芎、首乌藤。
选择此案例来写,是因为现他的病情与他的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一个警示,也是对我们所有人的一个提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衡的饮食和良好的情绪管理,对于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太多的案例,证明了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