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班三生三世(边城文集)
傩送,还回来吗?(徐梓杰)

傩送,还回来吗?(徐梓杰)

作者: 徐梓杰0346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23:24 被阅读0次

    没有结局的故事总是令人伤感遗憾的,但也就是这种伤感和遗憾给了我们更广阔的空间去神往想象。沈从文先生在《边城》的结尾,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让人感伤的疑问:傩送会回来吗?

    “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

    翠翠孤寂地守在渡口,等待傩送的归来。

    小说留下的是凄凉的余韵,是生死契阔、会合无缘的感伤。我们几乎要责怪作者的残忍了。这么美丽的爱情,这么善良的人物,为什么却是那样的感伤,隐伏着那样剧烈的悲痛?

      结合沈从文的生活经历和其他题材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他创作《边城》的用意在于要跟两种现实进行“对照”:一是用“边城”人的淳朴、善良、正直、热情跟都市上流社会的虚伪、懦弱、自私、势利相对照;二是把湘西社会的“过去”与“当前”相对照。

      边城的人民是人性美的代表,因此,沈从文先生把边城写得这样美,把这里的爱情写得这样美,纯净。他就是要用这美来唤起人们心中那一点美好的感情。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里的人民就十全十美。翠翠与傩送的悲剧正好把这阴暗的一面暴露出来。

      其一就是边城人民健康人性下潜藏着的几千年民族心灵的痼疾――宿命的迷信观念。正是这一心理痼疾,使顺顺父子不自觉地充当了悲剧的制造者。傩送面对哥哥的死亡,负气地只身下了桃源,老船夫对于翠翠的美好将来的希望无形中被顺顺父子不自觉的冷漠毁灭了,他的生存意志也被摧毁,终于在雷雨之夜完成了他一生的航程,而翠翠也只能孤零零地守在渡口,等待不知归期的心上人的归来。

      其二,从现实的角度说,傩送的爱情面临的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义和利的选择、金钱和爱情的选择。表现在作品中即是碾坊和渡船的冲突。王乡绅的那座大碾房是一个象征,它时时威胁着翠翠的小渡船。碾坊代表了一种实用的、功利的,以金钱地位为标准的婚恋观;渡船所代表的是一种自由的、出于心灵相互吸引的传统古朴的爱情观。这两种爱情观发生了冲突,二者的取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傩送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小小渡船,正因为他坚持了民族的义利取舍标准,所以他在作者心目中成了民族优秀品德的象征。所以他的出走,也就具有了象征的性质,它暗示了一个民族精神上的失落。

    那么,傩送会回来吗?

    我想,当正直和热情的民族精神回归的时候,当迷信观念的束缚被层层冲破的时候,当重义轻利的民族品德重新塑造起来的时候,当人们“世外桃源”般的精神欲求能够实现的时候,傩送就会回来的。翠翠的等待正是对这种返璞归真的呼唤!

相关文章

  • 傩送,还回来吗?(徐梓杰)

    没有结局的故事总是令人伤感遗憾的,但也就是这种伤感和遗憾给了我们更广阔的空间去神往想象。沈从文先生在《边城》...

  • 傩送会回来吗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以民国初年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淳朴自然、不悖天性的爱情故事:船总顺顺的两个...

  • 傩送会回来吗?

    傩送的身影渐漂渐远,随着故事的落幕,远走的船只慢慢消失在了河的尽头,再也不见。 二老,他还会回来吗...

  • #傩送会回来吗?#

    我觉得傩送不会回来。 读到文章结尾,天保去世,翠翠的爷爷去世。在这苦难之中,本以为结尾,在这美丽淳朴的湘西,翠翠和...

  • 傩送,还会回来吗?

    傩送,还会回来吗? ——读沈从文《边城》有感 高一(三) 刘伊美 13号 我是先看了《边城》的电影,再读小说原著的...

  • 傩送会回来吗?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

  • 傩送会回来吗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 明天 回来。 电影里翠翠在萧瑟的冬天静静地在船里等待着远去的人,伴随着带有年...

  • 他会回来吗

    “他会回来吗?”翠翠常常这样问自己。她每天都在等傩送,她望着远方,总觉得驶过来的船,就是傩送的。傩送也像翠翠爱他...

  • 傩送,你还会回来吗?

    我觉得他不可能回来了。因为二老会觉得老大的死是翠翠和他爷爷造成的,而且顺顺也想他娶磨坊家的姑娘。因而造成悲剧...

  • 论“傩送会回来吗”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再读《边城》一书,发现其写的有淳朴自然、不悖天性、羞涩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傩送,还回来吗?(徐梓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xt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