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陪老公住院,如果不是和大姑姐说起我的脚,如果不是大姑姐的一句无意的话,直到今天我可能还在想着回来抽周天去我听说的那家诊所看我认为的脚气。
具体不知道哪天,记得刚入夏天吧,有一次晚饭后脚的大拇指处突然痒了起来,像蚊子叮咬的感觉,便用手挠后也涂了风油精,痒消了,第二天再看那片的痕迹变大了些,也红,脚趾缝也疼,就以为是脚气,便去药店拿药,抹上见好便一直用着。但只要不用药就痒,还有水泡,尤其洗澡时穿着拖鞋见水更痒,便又买了喷剂配着药膏用,脱了一层皮,就这样用完就买,买了几套,一套四十多。药店店员说可能缺B族,因为当时还上火有口疮。我也拿了一瓶还吃着,效果不大;从网上搜关于脚气的问题,又在某东买了另一个牌子销量很好的药膏,反而效果不好当时还纳闷买了假货;又买了用来洗的药水,每晚至少泡半个小时,还把拖鞋浸泡把所穿的鞋都喷上杀菌溶液,依然不见好转,这才打算去很有名的皮肤门诊去看一下。只是这位坐诊大夫只在周天和周四坐诊,其余时间在县城西面的医院坐诊,我想着利用周天去他坐诊的诊所去看一下,因为离家近。计划没有变化快,老公又住院了,我不得不陪护。
有时候人的思想就是这样的不转弯,或者说固化。就拿我来说老是想着从济南回来再去我们的诊所看脚,为啥就没想过在老公住院的这家医院找大夫看一下呢?这家医院无论从资质级别都胜过县城,而且就诊便利。于是在下午老公不挂点滴的情况下我去皮肤科挂了号,大夫只看了一眼就说是湿疹,我疑惑的说不是脚气吗?大夫说一看就是湿疹,接着就给开药,我听了心里挺后悔的,非常怪自己不早一天找大夫看,如果八月初老公首次住院的时候我就想着去看一下我的脚也许就不会这样了,也许脚早就好了。
拿着大夫开的药排队交钱拿药,共四种,花费一百三,两种口服药,另外两样一敷一抹。
从周天吃药到现在不到两天的时间,按照大夫的用药 已经肉眼可见的脚面暗红色减弱,湿疹凹凸感减小,痒的感觉也不明显了,正朝好的方向发展。
之前和同事聊天还说起我的困惑,从来没有脚气,偶尔脚缝痒抹一点药就好,今年是咋了,同事我们还议论说可能是年龄原因,免疫力下降,尤其是阳可之后,很多人免疫力不如以前了。
当时同事还说她们家人的脚气是在脚趾缝或者脚板周围起泡,为啥我的在脚面,我也不知道为啥,只以为是脚缝挠痒时传染到脚面的,看来就是无知啊!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了,哪里不舒服在诊所不见效就到医院看大夫,毕竟大夫经历的多,不像药房的店员推荐你这又结论个那,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还让你多花钱。
脚得问题有两个多月了吧,不管多久是自己受罪了,还多花了钱,也造成了精神焦虑。医院大夫都说湿疹主要是痒,说我真能拖的,我说如果不是因为照顾病号还想不起来看呢?大夫说只想别人了把自己都忽略了。以后我可不能再这样了,必须扭转这种我认为和拖延,重视自己的健康,这种不变通的做法要不得,想想就懊悔的不行又恨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