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一张图告诉你,吴晓辉专家关于0-6岁运动敏感期的建议!

一张图告诉你,吴晓辉专家关于0-6岁运动敏感期的建议!

作者: 0ae530f68224 | 来源:发表于2017-07-14 19:19 被阅读119次

    一岁前,快递送件,一开门,女儿哇哇就哭起来了;

    2岁的小侄子,像斗士般,根本坐不住;

    隔着门,偶尔听到对门的孩子在甩东西,闹情绪;

    同事每天抱怨自己精神不足,因为孩子晚上没法好好睡觉;

    闺蜜说,她用心备了一桌美食,孩子还是没胃口.......

    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对些问题再熟悉不过了。为此我参加过感统培训,读过蒙氏的书籍,看了孙瑞雪关于孩子敏感期的书籍,也写过关于感统失调的系列文章。前几天听了吴晓辉老师《掌握孩子发展规律及运动敏感期的合理活动》的微课,加深了我对问题的理解。

    吴晓辉老师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种的,但其中一个原因是“运动太少”。

    0-6岁的孩子具有运动敏感期

    0-3岁是孩子大肌肉运动的关键,其中0-1岁大肌肉运动最为明显。

    0~3个月抬头、翻身期;

    3~6个月是坐立期;

    6~9个月是孩子的爬行期;

    9~12个月是宝宝的自由活动期;

    1岁左右是走路的敏感期;

    2岁的孩子能走很多路;

    3-6岁的孩子运动量大增。

    运动有利于孩子健康发育,对脑部智力发展很重要。但运动能力,是不能教予的,需要孩子习得。孩子具有与生俱来的生命能力,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身体发展规律,给孩子提供合理的运动环境!

    城市化,大多数孩子都生活在高楼里,在密闭的空间里,少有机会亲近大自然;父母工作繁忙,周末才能腾空带孩子到户外;老人家溺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受苦受累,事务大小包办;家人过于干预孩子的生活,怕脏不让孩子抓泥巴,怕危险不让孩子爬......这些都会阻碍儿童满足生命本能的内在自我构建。吴晓辉老师对0-3岁,3-6岁的孩子推荐了一些活动,可供我们参考。

    运动敏感期活动推荐:

    0-3岁活动推荐

    俯卧

    可以在床上,爬行垫上等进行,吃奶后不要马上俯卧。

    翻滚

    准备一条大毛巾,平铺床上,把孩子平放毛巾上,家长抓住一侧的两个角,向上抬起,让孩子从毛巾滚下去。可以培养孩子的平缓感,时候3个月以上。

    人工秋千

    准备一条大毛巾,孩子平台毛巾上,两个大人各抓住毛巾的两个角,左右摇摆。可以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适合3个月以上的。

    爬盒子

    准备一个箱子,把孩子放进去,让他在里面爬。也可以在地上,放一些枕头等障碍物,让孩子爬行。目的是增强孩子的空间感。适合8个月以上。

    腿上跳

    大人坐在椅子上,双手抓着孩子腋下,让孩子直立,在大人的腿上蹬脚跳动。可以训练孩子腿部的力量。

    给孩子抓球、与孩子传球、拍球等,培养孩子的感观能力、协调能力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设计合适的球类活动。

    走路

    爬楼梯、在户外散步等,都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3-6岁

    走:比如倒着走。

    爬高:攀岩、爬楼梯;

    跳:跳绳、跳远、跳皮筋;

    蹦:蹦床;

    走平衡木、走线(蒙氏课的走线);

    单杠

    举重物

    以上活动都是主要针对大肌肉运动,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也要加强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手的动作发展如5个月左右是伸手取物的的动作敏感期,1.5~3岁是手的精细动作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的6个基本敏感期

    蒙台梭利把敏感期分为6大基本类,文章开篇提的问题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运动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在育儿的路上关注孩子的各大敏感期,也许会让我们更得心应手。

    *秩序敏感期(0~6岁);

    *运动敏感期(0~5或6岁);

    *语言敏感期(0~7岁);

    *感官敏感期(0~6岁);

    *细节敏感期(1~6或7岁);

    *社交敏感期(从子宫内开始,在6岁达到高峰)。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对环境中的某些东西有强烈的兴趣,并这期间出现大量的、有意识性的活动。

    敏感期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他一生中最能轻松、容易并准确地习得某种特定的能力的时期。当过了敏感期再学习同样的东西,就很困难了。就像睡意已过,就很难再睡着了一样。

    聊聊0-1岁大运动敏感期,我的领悟

    我并非一个及格的妈妈,在孩子一岁前,我的育儿知识滞后于孩子的发展。还记得她5个月的时候,拖着身体从床的一头挪动另外一头,爸爸兴奋的告诉我孩子会爬了。我才开始了解爬行于一个生命的意义。

    从孩子抬头、侧身、趴着、翻身、爬行、走路,因为我自己不懂,没能力给孩子授予技巧,而孩子借着她与生俱来的能力,自己一路打怪升级。

    回想孩子的成长,我猛打猛撞的做对了两件事情:

    1、大部分时间都让孩子躺着,趟的空间都比较大,比如床、爬行垫。这其实是给孩子提供了环境,让她有机会去探索与习得。

    妈妈说小侄女小时候没经过爬行,直接走路。暂且不说不爬行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她从小一直躺在一张比较窄的沙发上,而且周边有护栏,根本没机会爬行。

    小外甥,比女儿大两个月,但爬行很晚。家人总是把他抱着,他怎么有机会练习呢?直到后来,仍爬行垫上,他的生命潜能就被激发了。

    翻了15年5月写的日志:

    又背又抱的,感觉都不大好……累了大人也苦了孩子。一开始孩子很爱抱,习惯不抱后,抱久了反而会哭。反而喜欢躺着,可以目光四射,手舞足蹈。自由的躯体,孩子与大人一样,该是无比向往的吧!

    2、主动观察。

    娃娃两个多月学翻身,每次侧身后,想博力一翻,可是总是卡壳,翻不过去。我发现孩子的枕头是中间凹陷,两侧高的,每次脸转到那个位置,就卡住了。后来把枕头换成平坦的毛巾,竟然可以了!

    因为凹陷的枕头,两侧高出的位置,成了孩子的障碍,而女儿的能力还不足以克服这样的障碍。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后来,我大堆大堆的购买专家的书籍,频繁的听大咖的课程,最后我发现专家的话我都忘了,只剩一个真实的领悟:真正的教育是回到最根本,尊重孩子的生命发展的规律,为孩子寻找合适的环境,给予最长久的陪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张图告诉你,吴晓辉专家关于0-6岁运动敏感期的建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do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