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21世纪最伟大的变革将发生在精神领域。人工智能将引领新的技术变革潮流,这必将呼唤着也催生着人脑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脑科学的发展最终z将引发对人类精神领域的认知发生颠覆性的变革。
莉莎·费德曼·巴瑞特所著的《情绪》(How Emotions Are Made)这本书让我欣喜的看到了这种变革正在发生。这本书改变了我们理解情绪的传统思维范式。传统的思维范式是什么样的,我们看一下这几个问题:
1.情绪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吗?
2.情绪是由特定的机制产生的吗?
3.情绪是由特定的脑结构产生的吗?
4.每种情绪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比如面部、声音、身体状态吗?
5.情绪是全人类共同的吗?比如不同种族拥有某种普遍情绪?
6.非人类动物有情绪吗?
如果你对以上的回答为“是的”的时候,你持有一种传统的情绪观,而这些都是错的。
巴瑞特教授认为,情绪不是天生的,而是由我们的大脑建构出来的,情绪也不具有普遍性,而是会因为一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她的观点被称为“情绪建构论”。我们的大脑犹如一个极其复杂的计算机,通过各种信息的输入来进行预测,“预测回路”正式我们情绪产生的一个根源。我们的身体有一个“内感受系统”,它帮助我们处理输入的信息,同时,我们的情绪也在与外界的环境交互作用。所以说,是我们内部的“内感受系统”和外界环境共同塑造了我们的情绪。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非常的受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