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祖上没有给你留下家产,你也没有可以去“拼”的爹,为了生存,你唯一的选择就是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最底层的生理需要开始,慢慢向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螺旋式过渡。无论你把工作说得多么浪漫和高尚,最终还是无法回避工作是唯一生存下去的选择这一现实。只有工作才会有工资,有了工资才可以保证基本的、必须的生存需要。当物质追求达到一定基础后,才能追求理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工作虽然是你必须做出的选择,但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如何工作,你还是有自主决定的自由。
即使有了选择的自由,为什么我们身边仍然有很多人工作并不开心呢?英国演化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曾经出版过一本书《自私的基因》,书中阐明了一种观点:生物体的进化总是朝着有利于基因自身传播的方向进行,而并不是必须向有利于生物体自身发展的方向进行。从生物进化角度来讲,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自己的基因。为了自己的基因传播,我们需要做各种事情:吃饭、生育、竞争、获得社会地位等等。为了防止人类能够超脱自然,对传播基因失去兴趣,自然选择对我们的心理和生理埋设了三个机关:(A).做有利于基因传播的事情会让你获得快乐,比如说恋爱。 (B).快乐永远是短暂的,比如说结婚后就会失去恋爱的浪漫。(C).大脑常常专注于A,而忽略B,比如说人类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我们实际上就是基因控制下的奴隶,一生在“执着”地追求,偶尔得到了,快乐也是非常短暂的,这也从进化角度解释了人类把“生、老、病、死”全过程都看作“痛苦"的原因:快乐是短暂的,我们要花费毕生精力来追求快乐。
是不是人类永远也无法摆脱不了这种“先天性”短暂快乐的折磨呢?人类毕竟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发现:如果人类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环境和工作,找到了工作的兴趣,就会比较专注,专注就会让幸福感持久和延长。
人类对兴趣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桑代克(Thorndike)于1912 年对兴趣和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915年詹穆士(James Miner)开发了一个关于兴趣的问卷,标志着兴趣测验系统研究的开始。1927年,斯特朗(E.K.Strong)编制了斯特朗职业兴趣调查表,是最早的职业兴趣测验。库德(G.F.Kuder)又在1939 年发表了库德爱好调查表。而后,约翰·霍兰德(JohnHolland) 在1953年编制了职业偏好量表(VocationalPreference Inventory,VPI),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我指导探索表(Self-Directed Search),1970年霍兰德又提出了“人格特质与工作环境相匹配”的理论。1965年以后各种职业兴趣测验开始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协同发展。霍兰德的重大贡献是于1982年编撰完成的Holland 职业兴趣代码字典(Dictionary of Holland Occupational Codes,DHOC)。它对美国职业大典(Dictionary of Occupational Title, DOT)中的每一个职业都给出了职业兴趣代码,这对职业兴趣量表直接应用于职业辅导和咨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霍兰德认为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Holland将人格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1、社会型:(S)
共同特征: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典型职业:喜欢要求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能够不断结交新的朋友,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事务,并具备相应能力。如: 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咨询人员、公关人员)。
2、企业型:(E)
共同特征: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为人务实,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典型职业:喜欢要求具备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才能,以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如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
3、常规型:(C)
共同特点: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通常较为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典型职业:喜欢要求注意细节、精确度、有系统有条理,具有记录、归档、据特定要求或程序组织数据和文字信息的职业,并具备相应能力。如:秘书、办公室人员、记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打字员、投资分析员。
4、现实型:(R)
共同特点: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典型职业:喜欢使用工具、机器,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对要求具备机械方面才能、体力或从事与物件、机器、工具、运动器材、植物、动物相关的职业有兴趣,并具备相应能力。如:技术性职业(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程师),技能性职业(木匠、厨师、技工、修理工程师、农民、一般劳动)。
5、研究型:(I)
共同特点: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考虑问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典型职业: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定向任务,要求具备智力或分析才能,并将其用于观察、估测、衡量、形成理论、最终解决问题的工作,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如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医生、系统分析员。
6、艺术型:(A)
共同特点: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善于表达、怀旧、心态较为复杂。典型职业:喜欢的工作要求具备艺术修养、创造力、表达能力和直觉,并将其用于语言、行为、声音、颜色和形式的审美、思索和感受,具备相应的能力。不善于事务性工作。如艺术方面(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建筑师、摄影家、广告制作人),音乐方面(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文学方面(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兴趣是个体和职业匹配过程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作为最具影响力的职业发展理论和职业分类体系,值得大家借鉴。我已把这项测试放到小程序中,大家可以通过我的小程序进行免费测试。
动动手指,去发现你自己的职业世界吧!
每天进步一点点,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从优秀走向卓越!白天谋生、夜晚发展!
本文引用文章链接:孩子,爸妈只想跟你同行一段……
《我给洋人当导师》往期文章链接:
原创作者:本人自我介绍
扫码进入测试小程序,文章中图片来自网络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