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关系交往中,语言占据了很重要的角色。是我们思想交流的媒介。人们通过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以及需求。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需要语言。语言不仅仅是我们表达意愿的工具,同时他与我们的思维紧密相连,是思维的载体。
对孩子来说,敢于表现自己是一种珍贵的品质,不少父母都会这么鼓励孩子:不管做的、回答的好不好,只要敢于表现自己就可以了。其实孩子不爱表现自己分为很多种,今天我们来讲其中一种,父母太强势!
案例:文文各方面发展都不错,出去野营问问和妈妈在一起玩耍时:
文文要打开水瓶,文文妈妈抢过孩子的水瓶,一边拧开一边说:饭都白吃了,这都拧不开!
孩子在开零食袋,撕了好几下都没撕开,她抢过来撕开,并说:这么简单都不会!
孩子把纸巾、零食袋等扔得满地狼藉,她说:把垃圾都清理了,这是基本的素养。
而文文总是不冷不热地回答:“我会,但我就是不想表现自己!”
分析: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父母表现过于强势,反而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些孩子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愿意为迎合他人去表现自己。
在上述个案中,文文觉得在人多的场合表现自己是为了满足妈妈的虚荣心,因此,文文不愿意表现自己。针对这种情况父母不如转变一种方式,主动示弱自己,给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
父母越示弱,孩子越有成就感,做事就越积极主动。
上述案例中如果是会示弱的妈妈和孩子玩的过程中,会说:
“宝宝力气好大呀,真棒,妈妈都拧不开水瓶盖!”
“宝宝,妈妈撕不开零食袋,你帮妈妈好不好?”
“宝宝,老师说你是幼儿园里最爱干净最会清扫垃圾的小朋友,妈妈什么都不懂,你可以教一下妈妈吗?”
她撒娇让孩子拿水喝,或者帮忙开零食袋,甚至撒娇让孩子收拾满地狼藉的垃圾。一切都顺遂她意。
前阵子见了一个许久没见的朋友,吃饭的时候,她10岁的儿子帮忙涮碗、倒水,又帮忙盛饭。走在路上的时候还一路帮妈妈提包,甚至还时不时问朋友穿高跟鞋脚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
我一看真是又羡慕又纳闷,因为她以前还抱怨过,孩子小时候在老家被爷爷奶奶惯坏了,任性妄为,好吃懒做。
朋友说她之前的确很苦恼,直到有一天听见儿子的同学叫他“淳哥”,她灵机一动,遇到啥事就喊儿子“淳哥”。
“淳哥,垃圾袋用完了!”
“淳哥,这袋东西好重啊!”
“淳哥,厨房灯泡坏了!”
渐渐地,她儿子就变得越来越勤快,越来越体贴了。
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七八岁的孩子看见家人扫地、铺床、帮他穿衣服的时候,就会趋向于嚷着“让我来”。而当其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满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时,就会表现出得意、高兴等情绪,出现自尊、自豪等自我肯定的态度。
现在是人人都喜欢“暖男”时代,如果想要培养出一个勤劳懂事、温暖体贴的男孩,就一定要抓住机会向孩子示弱。
妈妈越懒,孩子就越勤劳。妈妈让孩子做的事越多,孩子就越能体恤父母的辛苦,也就越体贴。
父母越示弱,孩子锻炼的机会就越多,能力就越强。
一位同事的儿子是学霸,但是她几乎不教孩子写作业。
如果她儿子问:“妈妈,这道题怎么解呀,我怎么老算不对呀?”
她就会很“为难”的说:“呦,这道题是够难的,你妈算术不好,你解不出来,我更解不出来了,你再研究研究,一定能解出来!”
不一会儿,她儿子就会兴奋地说:“我解出来了!”然后她立刻说:“我就说儿子比我强嘛!”如果她儿子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写呀?”她就会边干着活边说:“你查查字典吧,我也记不清了。”然后她儿子就会自己去查字典。
就是在无数次示弱的情况下,她儿子才渐渐掌握了自学的能力。学习成绩才越来越好。
不仅是在学习的问题上父母可以示弱,在家庭决策上父母也可以示弱,让孩子一起来商量。这个过程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
诗人、国家一级作家骆晓戈教授有一位优秀的女儿岸子——浙江大学毕业,并且凭过硬的自身条件被公派到美国留学。
骆晓戈教育孩子的最大亮点就是在家庭决策上常常向女儿示弱,让女儿出谋划策。
岸子很小的时候,骆晓戈要添置家庭共用品就会对女儿说:“哎呀,这两个电视机都很好,真不知道买哪个好。你帮帮妈妈选吧。”
岸子稍大了点,骆晓戈就向孩子详细通报家庭收入情况,还会对孩子说:“哎呀,为一家人购买生活用品、衣服好累啊,你帮帮妈妈吧。”
渐渐的孩子的决策和管理能力就越来越强。现在,他们家大小事都是她女儿帮忙决策。女儿在美国留学,她也一点都不用担心。
教育领域认为,孩子的能力一般同家长照顾的缺失成正比,如果家长有20%不能替孩子完成,孩子就拥有20%的能力。
不要小看了孩子的能力,父母学不会示弱,永远不知道孩子能力有多大。
古话说:“大树之下无芳草,伤于多阴也。”妈妈有意无意地过度照顾和保护,只会让孩子软弱无能。妈妈适当示弱,可以拓展孩子自由发展的成长空间。
你要做高山,让孩子做小草,那孩子就永远是小草;相反,如果你做小草,让孩子做高山,那孩子就能长成高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