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西方美术史的科普书,作者蒋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是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全书的语言通俗易懂但富有哲理,作者以时间为纬线,将数千年“美”的往事,娓娓道来。作为一枚非专业人事,我更习惯于将它当作历史书来看,从美的角度来看历史,从艺术作品中来了解当时的社会和当时的人。
从史前时期开始,当时的艺术作品通常具有明确的功能性,从简单的工具就能窥见美的影子,这恰恰反应了人类对美的认识和追求。
“政治可能改朝换代,宗教信仰可能冲突对立,艺术的形式却是承先启后,无法中断。”
从埃及、希腊到罗马,朝代不断更迭,而艺术风格在不断融合发展。宗教艺术随着宗教的发展壮大而兴盛起来,这期间也诞生了许多享有盛名的艺术品,包括巴黎圣母院。
历史在修正中前进,艺术也在各种极端风格之间来回变化,寻找其中的平衡与和谐。宗教逐渐腐败堕落,王权开始兴盛,艺术的重心由神转移到人的觉醒上,文艺复兴的时代到来了。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诞生了几位西方最伟大的艺术家,我个人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达芬奇,虽然他传世的十几幅作品将绘画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更大,远远超过了绘画。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不仅只有和谐浪漫,在意大利以北的地区,这时期的作品还有一种悲剧色彩,绘画更多的是揭示人性、描绘自然。PS:这里也诞生了创造众多“第一”的画家丢勒,他是第一位画自画像的画家,第一位融合南北画派的画家,第一位直接在自然风景中写生的画家,第一位以版画制作作品集的画家。
随着王权的兴起,欧洲各地区的民族美学自觉开始了,而教会势力和王权的冲突产物之一就是繁复华丽的巴洛克。但在这淫欲逸乐之下的是启蒙运动的崛起,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结束了巴洛克和洛可可时代。欧洲社会在动乱中寻找解决之道,历史在不断修正,而美也在各种风格之间寻找平衡与和谐。艺术风格从新古典主义的教条发展到浪漫主义的自由,再到返璞归真的写实主义。
随着技术的发展,照相机诞生了,这给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古典主义到此结束,印象派由此诞生。印象派是与工业革命同时发展起来的,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莫奈、塞尚、梵高、高登(《月亮与六便士》的原型)。进入二十世纪,艺术发展如此迅速以至于无法用流派来定义和区分了,艺术的形式也更贴近于生活,而不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绘画、雕塑和建筑。
全书到此结束,但艺术和美并没有终结,历史可能让人感到厚重,因为人必然经历重重磨难,但历史终将前行,艺术就是这一路最好的见证。
“美,使人赞叹惊呼;美,使人热泪盈眶;美,使人低回沉思,都因为美是人类一路走来艰难的记忆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