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生长数学:卜以楼初中数学教学主张》第5天,41~56页,《“矩形判定”的教学设计及分析》。
本节课卜老师是从数学模块这个角度来探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数学模块是指某些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一个集成块,是数学问题中的一个组合部件,是解决某些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是人们共有的经历和朴素的做法,上升为具体模块识别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方法。数学模块包括知识模块、技能模块、方法模块和经验模块。
1.对于矩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究,卜老师就是运用了方法模块:判定一个四边形为特殊的四边形的主要方法有——从“角”这个要素上去探索判定条件;从“边”这个要素上去探索判定条件;从“对角线”这个要素去探索判定条件。上述方法是静态的判定观,如果从动态的判定观上去认识,则可以从原来的基础图形上来强化条件,得到判定条件,即通过强化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来得到矩形的判定条件。
2.对于判定方法的理解,卜老师给出了两种经验模型:一个是如何从平行四边形基础上来判定矩形;另一个是如何从任意四边形基础上来判定矩形。

3.关于如何运用判定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卜老师讲述了技能模块:就是对问题的变式、变化以及数学化、建模的技能。
通常在讲完了矩形的判定之后,老师会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用刻度尺检验木工所做成的门框是否是矩形,说说你的想法。一般会有以下三种方法:
方法一:先检验门框的对边是否分别相等,再检验其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
方法二:先检验门框对边是否分别,相等再检验两对对角的距离,也就是对角线的长是否相等。
方法三:检验门框的三个角是否是直角。
研究这个问题的目的主要是将判定方法运用到现实问题之中,培养学生数学化的能力,积累他们数学化的经验,同时又再一次巩固怎样判定一个图形是矩形。
4.用判定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这里卜老师主要阐释了知识模块的提炼与总结。

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现有的认知基点出发,通过模块识别的教学,将学生紧紧拴牢在数学思维活动这一具有数学本质的维度上,这样不仅能对学生有效的进行数学思维训练,而且还能为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供有效的活动载体,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提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数学模块的挖掘和整理,同时要知道数学模块并不是在某一知识点形成的终端产品,而是伴随着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它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机的寻求。这是什么快,技能模块,方法模块,和经验模块,运用的新途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去体验。数学模块的作用,去感悟数学模块的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