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许多人的困境,以短暂的甲乙对话展开:
甲:为什么自己一直很努力,却总是看不到希望?
乙:你是怎么努力的?
甲:一年前,我决心改变自己。此后,我开始每天早起,每周至少跑3次步,读一本书,订阅了3个学习专栏,报了很多网络课,重新开始学习英语……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刚开始,我确实感觉自己变化很大,但越往后越看不到希望……
乙:那你有什么自我反馈和纠正吗?
甲:……
甲的情况是我们很多人,在一开始改变时都会遇到的情况,我们对一些事情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却没有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发现自己的努力是那么的不见效,以至于最后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真正地要改变自己,发生心态的转变。如果你也曾经遇到这种情况或者正在遭遇这种情况。那么,请仔细阅读这篇文章,你会有所收获的。
甲的问题在于只有一些单纯的计划,没有对自己计划效果的衡量,读一本书,这是一个很简单又非常困难的事情。简单的是,我仅仅需要在每天付出一点时间,就可以一周期间,将这一本书给读完。困难的是,我们需要在阅读这一本书后,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是摘抄书中的名句、写一篇自己感悟的文章还是将书中的理论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如果自己的计划仅仅是每周读一本书,那么,还不剩不要阅读,因为只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在做一些自我成长的事情(读书、练琴、学画)时,最大的误区就是不为自己设定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来检测自己学习、锻炼成果的如何,以及对这些成果不满意反馈的纠正。
我们每一个人似乎都有着一种幻想: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这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简单地说:只是埋头干!我刚刚挥起球拍,努力去击球;我刚刚听到了那些数字,想办法去记住;我刚刚看到了那些数学题,正试着解答。我们将这种练习称为天真的练习。而这一种天真的练习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越努力、越盲目;越盲目,越努力,从而陷入了一种恶性的循环当中。
如何走出这一种恶性循环呢?
从原则上讲:多想,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麻痹自己战略上的懒惰。提高自己做事情时的目的性,但凡行为,必定存在动机;但凡行动,必定追求结果。如果某个行为和目的无关,那还不如睡觉来得实在,所以行动之前,一定要思考一个问题,这个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是不是你想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