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福田,湖南的一个小地方,我的童年在托塘度过,那是临近南岳衡山的一个小村庄。
我儿时的记忆主要是外公外婆,我是一个留守儿童,爸妈在外头打工,我留在农村,但幼小的我感受不到孤单,因为外公外婆都很照顾。
我是独生子,我有两个姑姑,她们各有2个和3个女儿,最大的比我大十几岁,最小的比我大2岁,也就是说,我是妈妈家族中最小的,且唯一的男孩。
所以,我是被宠大的。
我从小几乎都没有干过什么活,整天无忧无虑,外公外婆宠着我,姑姑姑爷宠着我,堂姐们也宠着我让着我。
好吃的先给我挑,好玩的先给我玩,我看上什么,堂姐们就让给我,烤红薯永远吃的是看上去最美味的,香瓜永远吃的是最大的。
儿时真的很不懂事,完全没有谦让的美德,只觉得这个世界上自己理所应当得到所有最好的东西,如果没有得到就哭,哭得惊天动地,哭到停不下来,因为知道这样的话,他们就都会注意到我,都会在乎我的想法,都会来哄我。
直到现在,说起当初,外婆还说,当时我的就是哭鼻子比赛的冠军,哭起来,隔壁村都能听到。说我小时候可小气了,堂姐摘了两个香瓜,给我一个最大的,我还不肯,硬是要两个都自己一个人吃。
现在每每当他们回忆起这些时,我就觉得挺不好意思,我当然也希望自己小时候就能是一个品德高尚尊老爱幼表现出超人特质的好孩子,可我那时确实不是,我只是一个被宠大的留守儿童罢了。
小姑家是做炒豆腐的,我小时候经常在她家住,和两个堂姐一起玩耍,她们对我都很好,那时候直到现在,大我两岁的文文,我从来直呼叫她的名字,而对更大一点的文青姐,才叫姐。
她们俩都是农村家庭很懂事的女孩子,从小就帮爸妈做很多事,去山上捡柴火,去灶房做饭,洗碗,烧水,很多很多杂事她们都会做,而我,只会玩。她们也陪我玩,我们一起打扑克,一起在床上闭眼抓人,一起在地上跳格子,一起在深夜睡前讲鬼故事又或一起唱歌。
那是很美好且平淡的农村生活,我直到现在想起来也会忍不住想笑。
那些个黑夜里,躲在被窝里,听文青姐讲着村里的传说和鬼故事,然后窗外路边偶尔有车经过,车灯打在天花板上一闪而逝,遥远处传来犬吠,悠长的夜里,还可以看到窗户外的星星。
我一直觉得文青姐是一个漂亮又温柔的姐姐,在五个堂姐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她,她也很喜欢我,她唱歌很好听,笑起来也很好看,也很大方,每天晚上都是她带着我和文文一起唱歌,一起讲故事,最后说:睡觉了哦。于是我就可以安心的进入梦乡。
有时我和文文吵架然后一起哭的时候,文青姐还向着我,而不是她的亲妹妹,她常常温柔的哄我,然后批评文文。
其实文文姐应该挺委屈的吧,是啊,太多委屈了,可是,哭着哭着也就习惯了吧,农村的女孩子大都懂事也早熟,她们很早就会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很早就将自己的角色自己的人生定位为了配角,她们的爸爸妈妈也只对她们抱着以后能嫁个不错的人家的期望而已。
现在看来,我就像是一个王子,被人们宠着。而这些很多很好很好的人,却成了陪衬的背景。
多年后,我再也没有机会经历那样躺在床上歌唱,说着乡间传说的夜晚,文文姐、文青姐也都已经结婚生子,和我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好多年了,每次过年的时候见一面都会感觉又生疏遥远了一些,我懂事后,却不知道该怎么和她们相处,聊些什么比较好,反倒是儿时,会开心的不得了,蹦上去就亲切的叫啊问啊,让她们带我去买零食或者出去玩什么的。
想起小学时鲁迅先生的课文《少年闰土》:谁的回忆里没有一个威风凛凛发着光的少年或温柔大方又懂事的少女,可是后来的故乡,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故乡,人也不再是从前的人了。
文青姐如今已嫁为人妇好些年,姐夫在我看来,是一个沉默且腼腆的人,没有什么出众之处,长得也就是那种中学时代班里最平凡的那种人的模样,我其实很不明白,他怎么能娶到文青姐这样的女孩,可是这就是现实,或许是因为他家在城里有一栋房子?或许是因为姑姑姑父不希望女儿远嫁?总而言之,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女儿,大的,也已经能追来跑去的闹腾了。
生活啊不如诗,我还记得爸爸曾经将学校的数码相机带回来,给我们拍照,记得文青姐一张在水龙头旁洗手并抬头微笑的照片。
那天,她穿着淡红色的衣服,白色的裙子,水花四溅,阳光温柔的洒在她的发梢,笑容里,年轻又美丽,恬静而让人感到心情明朗,这就是我的文青姐啊,当时我骄傲的想。
可是如今,她不再是记忆中的样子了,无关于穿着,也无关于容貌,而是,她不再那样纯粹的笑,她和大人们聊着生活的苦楚和琐碎,也有抱怨丈夫的无能,婆婆的不好,有时她生气也会对女儿怒吼,那声音听起来熟悉又陌生,我也再也不能对她们推心置腹,而是变得沉默。
可是曾经,我和她们是无话不谈的,哪怕喜欢班里的哪个女孩,都不算秘密,她们甚至还教我要怎样对那个女孩,要和她分享零食云云。
想起来也是奇妙。
曾经我是被宠的孩子,现在我也是边缘的人了,她们有她们的孩子,我爸妈也有了妹妹雨欣,每个家庭都有一个重心,每个人都有他的一座城,我这座城,慢慢的就荒无人烟了。
我对她们来说是已经是陌生的城了,她们对我来说也一样,或许推心置腹的拉家常能够推开城门,可是,哪来推心置腹的机会,视野和经历的差异铸成了代沟,交流的不对称,生活重心所关注的问题,也让我们之间趋于简单的客套。
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时候,爸爸带花炮回来,我会高兴地睡不着觉,他会很温柔很耐心的握着我的手去点火,然后我就躲在他的肩上看着那烟花嗖的一声飞到天空,绽放成绚烂的花,然后兴奋的叫。
那时,爸爸还和我一起打游戏,坦克大战,常常因为我随手就一炮把自己老家打掉,爸爸哭笑不得,那表情我现在还历历在目。
可是现在,我兴奋的和他说什么他都只是淡淡的哦几声,就去逗雨欣了。
所以我后来有事,也渐渐的不和他说了,而会自己去独立的面对。
故事有时候就是这样子,被宠的时候,觉得天上地下我最大,但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当不被宠的时候,什么都改变了时候,就自然而然懂得了些道理,也变得沉默,曾经的爱哭鬼甚至忘了怎样才能哭泣。
有时候会好想好想回到当初,对那些对我好的人说声谢谢,对那些记忆怀着感激。
可是却回不去了,现在对他们说这些的话,又太矫情,而且不合适了。
所以,要珍惜现在的人,也许以后人生轨迹就完全不一样了,要懂得感恩,要懂得表达,不要等对方都已经不再是那个人的时候你才后悔当初没有向他说。
还有,不管什么时候被宠爱,都要记住,没有人能一直被宠爱,你总有需要独自面对世界的那一天,没人在乎的时候,只能靠自己。
友谊、爱情、乃至亲情,对2017的我来说,都是美好但却又遥远的东西,当面临考研这种人生中的拐点时,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没有一个人在我身旁给我支持给我安慰,甚至有时候我会感觉,他们都不在乎,而我又不愿意主动去打电话找,于是这就成了自己和自己的战斗,一个没人宠的孩子,就只能自己宠自己了。
一些爱我宠我的人慢慢的就不爱了,不宠了,疏远了,我因此学会独面挫折和成长,并开始肩负责任,变得强大。
这也没什么不好,只不过人生中还是想要有被爱被宠的时刻,虽然是男生,虽然也有豁达和坚强,但也依旧会渴望温暖和幸福。
我经历寒冷的长途跋涉,其实也在渴望未来能赢得幸福,我如今的骄傲和自信,或许也是源于当初被宠的时光。
一个人要想真正顶天立地,光靠自己觉得自己很棒远远不够。好在曾经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你能行,你是最棒的,你最特殊,我们最喜欢你。要不然,此时我或许依旧只是个没有志向的傻孩子。
被宠大的孩子应该要感谢曾宠他的人。
所以啊,谢谢你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