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时候,身体四肢安放妥当,呼吸调匀,只是这个心,最难调伏。人们的心,一向是追逐外物,如今要把它收回来,放在腔子里,真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时应该耐心练习“止观”法门。学者对前面的调和功夫,做得有点成效以后,应进一步学习止观。就是调和功夫没有得到成效,一直学习止观也是可以的。
止是停止,把我们的妄心停止下来。妄心好比猿猴,一刻不停,怎样下手呢?我们要猿猴停止活动,只有把它系缚在木桩上面,它就不能乱跳了。
修止的第一步,叫“系缘止”。
妄心的活动,必定有个对象,不是想一件事体,就是想一样东西,这依附的事物,叫作缘。妄心忽想甲、忽想乙、忽想丙、忽想丁等,叫作攀缘。我们把这个心念系在一处,此如把锁系住猿猴,所以叫作系缘止。这个止法有好几种,今就通常适用的举出两种:一、系心鼻端:把一切妄想抛开,专心注视鼻端,息出息入,入不见它从哪里来,出不见它往哪里去,久而久之,妄心就慢慢地安定下来。二、系心脐下:人们全身的重心在小腹,把心系在这个地方,最为稳妥;这时应该想鼻中出入的息像一条垂直的线,从鼻孔喉管逼直通至小腹;久后不但妄心渐停,并且可以帮助调息功夫。
学习系缘止,稍微有点纯熟;就可进修“制心止”。
什么是制心止呢?前说的系缘止是就心的对象方面下手,今制心止直从心的本体上下手,就是看清我们心中念头起处,随时制止它,断除它的攀缘。这比系缘止为细密,是由粗入细、由浅入深的功夫。
再进一步,要修“体真止”,更比较制心止为高。
前面两法,还是修止的预备工作,这法乃是真正的修止。什么叫作体真止呢?体是体会,真是真实,仔细体会心中所想的事物,倏忽即已过去,都是虚妄,了无实在,心中不去取着,洞然虚空,所有妄想颠倒,不必有意去制它,自然止息。没有虚妄,就是真实,心止于此,故叫它体真止。至于修体真止的方法,应该静坐时候,闭目反观我的身体,自幼而壮、而老、而死,细胞的新陈代谢,刻刻变迁,刹那不停,完全虚假,并没有实在的我可以把握得住;又反观我的心念,念念迁流,过去的念已谢,现在的念不停,未来的念没到,究竟可以把住哪一个念为我们的心呢?可见妄心一生一灭,都是虚妄不实,久久纯熟,妄心自然会停止,妄心停止,那就是真实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