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因是子静坐养生经》书摘~止观法门 1

《因是子静坐养生经》书摘~止观法门 1

作者: 劳拉快跑就是劳拉 | 来源:发表于2023-12-31 19:40 被阅读0次

静坐时候,身体四肢安放妥当,呼吸调匀,只是这个心,最难调伏。人们的心,一向是追逐外物,如今要把它收回来,放在腔子里,真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时应该耐心练习“止观”法门。学者对前面的调和功夫,做得有点成效以后,应进一步学习止观。就是调和功夫没有得到成效,一直学习止观也是可以的。

止是停止,把我们的妄心停止下来。妄心好比猿猴,一刻不停,怎样下手呢?我们要猿猴停止活动,只有把它系缚在木桩上面,它就不能乱跳了。

修止的第一步,叫“系缘止”。

妄心的活动,必定有个对象,不是想一件事体,就是想一样东西,这依附的事物,叫作缘。妄心忽想甲、忽想乙、忽想丙、忽想丁等,叫作攀缘。我们把这个心念系在一处,此如把锁系住猿猴,所以叫作系缘止。这个止法有好几种,今就通常适用的举出两种:一、系心鼻端:把一切妄想抛开,专心注视鼻端,息出息入,入不见它从哪里来,出不见它往哪里去,久而久之,妄心就慢慢地安定下来。二、系心脐下:人们全身的重心在小腹,把心系在这个地方,最为稳妥;这时应该想鼻中出入的息像一条垂直的线,从鼻孔喉管逼直通至小腹;久后不但妄心渐停,并且可以帮助调息功夫。

学习系缘止,稍微有点纯熟;就可进修“制心止”。

什么是制心止呢?前说的系缘止是就心的对象方面下手,今制心止直从心的本体上下手,就是看清我们心中念头起处,随时制止它,断除它的攀缘。这比系缘止为细密,是由粗入细、由浅入深的功夫。

再进一步,要修“体真止”,更比较制心止为高。

前面两法,还是修止的预备工作,这法乃是真正的修止。什么叫作体真止呢?体是体会,真是真实,仔细体会心中所想的事物,倏忽即已过去,都是虚妄,了无实在,心中不去取着,洞然虚空,所有妄想颠倒,不必有意去制它,自然止息。没有虚妄,就是真实,心止于此,故叫它体真止。至于修体真止的方法,应该静坐时候,闭目反观我的身体,自幼而壮、而老、而死,细胞的新陈代谢,刻刻变迁,刹那不停,完全虚假,并没有实在的我可以把握得住;又反观我的心念,念念迁流,过去的念已谢,现在的念不停,未来的念没到,究竟可以把住哪一个念为我们的心呢?可见妄心一生一灭,都是虚妄不实,久久纯熟,妄心自然会停止,妄心停止,那就是真实境界。

相关文章

  • 34《坛经·机缘品第七9》

    【原文】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

  • 《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8)永嘉禅师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

  • 道伟法师:修习止观有两种方式

    天台止观法门包括圆顿止观、渐次止观及不定止观三种,智顗大师分别以《摩诃止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及《六妙法门》...

  • 因是子静坐

    从今天开始决心开始研习静坐将用未来几十年时间去证明国粹同时切实让自己有所升华 《因是子静坐养生》是第一本入门书这本...

  • 静坐止观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各位同修下午好,阿...

  • 静坐入门资料

    一、理论基础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南怀瑾-《童蒙观止》智者大师-《因是子静坐养生法》蒋维乔 链接: https...

  • 【心得感悟】:最安全的成功

    ★ ︻定慧等持,止观双运。定与慧同阶,止与观同阶。定是止之果,止是定之因。止而后有定,定因前止颤。慧是观之果,观是...

  • 十、标应读典籍

    十、标应读典籍 大启愿轮,深明缘起,其唯无量寿经。专阐观法,兼示生因,其唯十六观经。如上二经,法门广大,谛理精微。...

  • 这本书如果你研究透了就会很了不起这本书叫《摩诃止观》

    摩诃止观 《摩诃止观》,十卷(或二十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是天台宗详述圆顿止观法门的主要著述,为天台三大部之一。...

  • 十 标应读典籍

    十标应读典籍 大启愿轮,深明缘起,其唯无量寿经。专阐观法,兼示生因,其唯十六观经。如上二经,法门广大,谛理精微。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是子静坐养生经》书摘~止观法门 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juy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