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问读书的女人和不读书的女人差距有多大。
很多答案推崇女人读书,说女人读书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甚至可以改变性格和气质。
比如拿俞飞鸿举例子。
但我更想说俞飞鸿不是因为读了书才有气质或者智慧的,人家本来就有气质,只是人家喜欢读书而已。
我强烈反对这个问题下,过于吹捧读书的答案。
事实上,我见到的很多人,女人也好,男人也好。
如果读书仅仅是读书,是改变不了任何气质的。
除非,读书能读到化境,能读到智慧层面,那才可以说让自己气质发生改变。
俞飞鸿、王菲这样大抵都是通向了智慧层面,但不是所有读书的女人都是可以的。
这要讲究个人的悟性和缘分。
因为如果一个人不到达智慧层面,他无法了悟自己,无法了悟世界。
就谈不上改变自己的性格,超越自己的习气。
如果改变不了,那性格一直不会变化,气质自然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当一个有了智慧,知道了自己问题在哪里,想要修缮自己,不仅仅是靠读书解决的。
还要靠自己身体力行的,不断的去修炼各种各样的习惯。
例如本杰明·富兰克林的13项美德。
1.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2.沉默。说话必须对别人或你自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
3.秩序。将每一样东西放在它们应在之处,处理每件日常事务应当有一定的时间。
4.决心。做应该做的事情,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
5.俭朴。花钱必须于人于己有益,切忌浪费。
6.勤勉。不浪费时间,只做那些有用的事情,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7.诚恳。不欺骗人,思想纯洁公正。
8.公正。不做害人的事情,不要忘记履行对人有益而且又是你应尽的义务。
9.中庸。避免极端,要容忍应得的处罚。
10.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洁。
11.镇静。不要因为小事或普通的、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慌失措。
12.贞节。除非为了健康或生育后代,不常进行房事,永远不要房事过度、伤害身体或损坏你自己或他人的安宁或名誉。
13.谦虚。仿效耶稣和苏格拉底。
不管你读了再多的书。
你如果是一个铺张浪费,说话叽叽喳喳,做事没有恒心,懒惰,狭隘,偏激,不爱干净,不节制欲望,平时不爱爱运动,不自律,懦弱的人。
那你依然不会有任何气质。
就算你不读书,但是你为人处世如富兰克林这13项美德一样,或者你有更加多的良好品性。
别人也会称你为有气质的人。
很多对知识自恋的人会以为,读书好像就是一种魔法和秘籍,只要我读书多,我就可以改变这些习气。
其实我想告诉你,这是偷懒。
随便读几本书,就可以改变你本性了的话,那世界真的太简单的了。
世界从来都不是你读几本书,哪怕几百本书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要去一点点的改变自己的性格,修善的自己的习气,建立一个又一个良好的习惯。
随着时间的积累,你才能慢慢的展现出气质和智慧。
就像俞飞鸿、王菲那样。
但我最想说的可不是女明星,而是孔子。
孔子曾经在《论语》多次强调过。
什么是有学问的人?
有学问的人不是你知识有多渊博,有多少才华,家事背景有多好。
这都不是有学问的人。
有学问的人,可以大字都不识几个。
例如杜月笙,当然也可以不爱读书,像马云那样不爱读书。
但是他们为人处世非常得体,做人让人如沐春风,感觉是个谦谦君子,做事踏实如山,魄力非凡。
这样的人,不读书。
孔子称之为有学问的人。
孔子讲,读书最终是为了做学问。
什么是学问?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就是学问,做人,做事才是最大的学问。
绝不是说,你就懂得了多少知识,多少内容,知道了埃菲尔铁塔有多高,卢浮宫的画有多有趣。
实实在在的去修炼自己,才会气自华。
不过,前提还是你得通达智慧,有自知之明,或者愿意一步一步去完善自己的性格。
这个性格打磨的过程是艰难的。
但打磨好了才真正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可以让一个人具有人格魅力。
比如男人的主要人格魅力体现在,勇敢,包容,爱,自律,智慧,情商高上。
女人的人格魅力体现在,美丽,善良,温柔,知性,冷静,自信上。
再次强调这些特质都不是靠读书能改变的。
而是你踏踏实实的去修心,去完善性格,去了解自己的心理和缺点。
然后一个一个不断反思,找到自己的弱点,去完善。
比如我曾经就很懦弱,但是我不断的通过挑战恐惧,搭讪陌生人,做销售,演讲,也慢慢变的勇敢了。
包括曾经也是很缺爱,但也通过不断的爱自己,让自己也有了爱他人的能力。
女人读书和不读书不是关键。
而是她是否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并且接纳自己。
然后不断的去一个一个习惯的建立,一个一个特质去修炼。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而不是读书沙龙会。
执笔|猫黍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猫黍说”微信公众号
修订编辑|芋头
声明|猫黍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个人除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