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720509/512874a312f5464f.jpg)
幽默与理性
细细数来正心班的十一名孩子,竟都幽默感十足。无论男生、女生似乎都有着用不完的幽默细胞。
他们喜用幽默的方式表达想法,也喜欢讲笑话。当然,言辞不雅的笑话,是不许他们说的。幽默感是内心健康、乐观的表现。懂幽默的人,首先幸福指数较高,其次必是一个热心肠,很希望自己能为他人带来欢笑。并且,幽默是个技术活,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与一定的口才。所以,我对他们善意的幽默持鼓励的态度。但我们班的表情帝鲁哲同学,让我对幽默有了更深的思考。
课堂上,同学们一阵哄笑,是鲁哲同学又在借题发挥,运用言词与表情引得大家大笑。一再提醒他,有幽默感很好,但应用在该用的场合。而他似乎对能引来大家的笑声,很以为豪。
愿意看到他人的笑容,是内心充满善意的表现。而这一有不慎,就可能变为哗众取宠。是利他之心,还是利己之意,可能只有一线之隔。
鲁哲喜欢帮助同学,鲁哲妈妈也很注意对他善行的培养。但人的私意如同一匹有待驾驭的野马,强大的理性如同驭马之术。在未培养出强大理性之前,人即如培根所言“有着无数的不确定性。”恰当地运用幽默,不使人生走向偏頗,有赖理性的指引。
理性,是黑晚最亮的星。而要看到,也需有找寻的意愿。启迪与引导孩子们乐于仰望星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远足与成长
“咱们什么时候还去爬龙山啊?”莫莫边说边眼巴巴地看着我。“咱们不是昨天才爬了?你的脚不是还疼着吗?”听了莫莫的话,我着实有些诧异。昨天上午爬龙山,莫莫喊了一路的脚疼。她的脚是几周之前就扭了,一直没痊愈。
“那我也想去。”她噘着小嘴,嘟囔着。我对她报以一个赞许的微笑。她的心情,我很能理解。登山,远行,经历险阻,看不一样的风景。这可能是很多人的梦想。既使脚疼,也愿意去尝试。既使不尽如人意,也不放弃努力、成长。
昨日龙山之行,原老师让大孩与小孩,结伴、互助。我们班的同学们带着学弟、学妹们,一起爬山,磨砺之余,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感。莫莫虽然脚伤未癒,但一直与小伙伴不离不弃。但也有带到最后,不尽如人意的。力嘉与希希一组,一开始,力嘉照顾同伴的同时,还跑前跑后,一会帮这个,一会扶那个。希希对我说:“张老师,您踩在这种平点的石头上,比较安全。这是力嘉哥哥告诉我们的。”我听了心里暖暖的。同时,也为力嘉的所做所为而高兴。准备一会见了,表扬他一番。但过了没一会,希希跑来向我告状,“力嘉哥哥拿棍子扎我们。”
“力嘉啊,老师刚想表扬你。你怎么又开始欺负妹妹了?”我严肃地说。“我是想让他们走得快点。”力嘉辩解到。“那我想让你走快,拿着棍子扎你,你高兴吗?”他不说话,摇摇头。一脸知错的表情。
龙山顶,思宇忙着给大家上药。每个人都被荆棘不同程度的刺到。这一路上,就是一场躲避荆棘的战争。要想不被扎到,需要万分小心。往往在你疏忽时,这些荆棘就冒了出来。成长的路上,有荊棘,有勇气,有反省。
2018.1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