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日读许禹生先生《吾人研究国术应本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之说》一文,感觉此文谈了研究国术的知行合一之道,对我们国术爱好者学习研究中华国术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特笔记整理此文。
研究中华国术的“知行合一”之道
——酒大雷
求学之道有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许禹生先生认为国术研究的求学之道同样有五:“(一)博学,以求国术常识;(二)审问,审查所学不明者,就问於先知先觉者;(三)慎思,以理智思考之;(四)明辨,辨明其是非优劣,即判断了解明了其理於心也;(五)笃行,诚笃实行之。”
研究中华国术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前四者亦是“行”,而偏重于理解,更多属于“知”的范畴,对学问尚可怀疑;而“笃行”在“行”之前复加以“笃”字,则强调研究国术、习练功夫重要的是“诚笃实行之”,既经过四者之阶段,更应无疑义以专心练习,诚笃实行之,就是要去“练”。“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也就是国术研究之道中的“知行合一”。
许繁曾先师教导北京许门人要“认真刻苦学习,不懒不贪不满不燥,虚心钻研,达到能通、能懂、能练、能用”。其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能通、能懂”是“知”,“能练、能用”是“行”、是“笃行”。学问有可生知者,有必待学至一个程度始能明达此阶段中之知识,则所谓学而知也,故必待学而后真知,即学即知,即知即学,全由经验得来,初则区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论全知其理与否,必实行练习於尚未了解部分,亦当迷信先觉者之指导,所示之规矩,照而行之,功夫一到,必豁然贯通矣。
这是国术修习之道,我的国术求学之路就是如此。遍览网络信息、图书资料“博学”以求国术常识。“古之学者必有师”,武学之道更需明师指授,我寻访明师而天赐机缘得入八卦掌、形意拳北京许氏门墙,实乃“天渡自渡者”。初习之时我也会“慎思”、“明辨”以求拳术之道,通过比较我确认北京许氏门中传承的八卦掌、形意拳等中华武学实乃传武之大道、国术之精髓,世代传承保留至今实乃中华民族文化之大幸。我也更坚定信心、诚意笃行习练之。知行合一,亦以自勉。(此段心路历程可参见《程式八卦掌功法理论》288页的介绍)。
当今武术圈儿鱼龙混杂,网络信息很多,特别提醒广大国术爱好者在了解国术常识以“博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慎思”和“明辨”,道听途说,夜郎自大,於理智及技术方面,谋无一得,於个人身心上毫无进益,徒徒空耗很多精力。
也祝福广大国术爱好者早日得遇明师,尊师之意而励行之,知行合一以求中华国术之大道。
参考文献:
1、《吾人研究国术应本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之说》,许禹生,《体育》1940年第六卷第4期。
2、许繁曾先师传承的北京许氏门规;
3、许繁曾武学研究会单蒲传授、李斌著《程式八卦掌功法理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