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特别喜欢读书,一下班就直奔图书大厦,在那里闻着淡淡的墨香,品读着高雅艺术,绝对是令人难忘的享受。
这是她参加工作三年以来一直保持的习惯,从未改变。
一天,因为年底手头任务紧,在公司加了会儿班,等她再到图书大厦时,才发现她经常阅读的那个角落已经被人占满了。就在她犹豫是否要去更远的地方阅读时,一个男孩起身让座,说他刚好读完。女孩点头感谢男孩,看着男孩离去的背影,心存感动地坐了下来。
这时,就听邻座一个四岁的小男孩拉着旁边妈妈的衣袖直问:“妈妈,妈妈,刚才那个大哥哥怎么没坐一会儿就走了?”
“人家看书用心,一会儿就读完了。”妈妈在天真的孩子面前随意敷衍了几句。
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女孩心想:“会不会是男孩见我没座,特意起身给我让座呢?”想到这里,女孩的心里更加涌上一股暖流。
从那之后,女孩每次去图书大厦都注意到,那个男孩也是天天出现在那里,而且和她一样,也喜欢找一些诗词歌赋和古书籍看。发现这样的相同之处,女孩满心欢喜,总幻想着有一天能和男孩交流读书心得,一起吟诗作赋。
后来,女孩去图书大厦看书也喜欢早早去找一个固定的位置坐,因为在那里是观察男孩的最佳角度。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她发现男孩也和她一样固定坐在一个位置,几乎从未改变。
女孩突然发觉,自己现在去图书大厦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为了读书,而是为了多看一眼那个男孩,哪怕男孩只顾埋头读书,没向她这里望一眼,她也是心情愉悦的。
这天,女孩又早早来到图书大厦,但男孩却没来,女孩焦急地等待着,直至大厦即将关门也没见男孩的身影;第二天女孩急切盼望着赶快出现奇迹,心目中的“诗歌王子”赶快出现,可是现实往往与愿望相违背,男孩又没出现。
几天过去了,男孩彻底消失了,无迹可寻。女孩着急了,更后悔了,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大胆主动上前和人家聊天,至少可以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
女孩后来也不去图书大厦了。因为她郁闷成疾,在家卧床不起,都和公司请了一个月的病假。
今天是女孩的生日。往年她都会叫上几个好姐妹一起热闹热闹,可今年她却幻想着能和心目中的“王子”一同过个生日。看来这一切也只能是幻想,因为静心养病,家里显得过于凄凉冷清。
给自己做面吗?她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实在懒得动火,于是,考虑在网上买份生日蛋糕为自己庆生一下,尽管是自己一个人,但每年的生日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点餐、付费、下单,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当送餐小哥敲开房门时,女孩和小哥同时惊讶地长大了嘴,异口同声地说:“是你?!”
女孩颤抖地接过生日蛋糕盒,小哥更是迟迟没有松手,并激动地说道:“真的是你!没想到我真的找到你了。”
原来,这位“送餐小哥”就是图书大厦里相遇的那个男孩。
他自从那次和女孩让座之后,也是每天来到大厦里一边看书,一边默默关注着女孩,后来因为被公司外派学习,他就再也没去图书大厦了,结果让女孩误以为错失良缘,等他半个月学习回来,女孩早已久郁成疾,在家养病,所以也无缘再见,情急之下,他就想出了这个“兼职送外卖”的方法,试试看能不能撞大运,让他和这个日思夜想的女孩有缘再相见……
“真的是没想到,在我兼职第4 天就又遇见你了。”男孩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
女孩也激动地喜不自胜,但还是矜持地问男孩:“你真的那么喜欢我吗?”
“喜欢,当然喜欢。”男孩毫不犹豫地回答,他不再含蓄委婉。
“喜欢哪呢?”
“喜欢你读书时优雅的气质,喜欢你举止端庄的修养……”男孩一一列举。
“还有吗?”女孩双手扣指,心如赤碳,似乎还想知道更多的答案。
“还喜欢你……喜欢你只和我说过一次话,便出现因整日没有我而抑郁成疾的焦虑,说明咱俩早就心心相印了。”
“谢谢,”女孩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今天是我的生日,你……你愿意留下来,陪我一起过个生日吗?”这是女孩第一次大胆地向男孩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她不想再放弃眼前这个机会了。
男孩深情地点了点头,女孩高兴地手舞足蹈,仿佛一下子病态全消,她知道今年这个生日将会是她一生之中最开心的、最难忘的一次生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