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心理想法
刘荒田《落日楼头》:沁人心脾的散文集

刘荒田《落日楼头》:沁人心脾的散文集

作者: 思衣谷 | 来源:发表于2023-12-01 22:35 被阅读0次

                                                    思衣谷

戴荣里先生是山东临沂兰陵人,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也是出色的散文家,他的散文集著作《城里城外》曾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事实上,戴先生不仅能写出好文章,也能编出非常有时代性的好书籍。这里就是推荐他近些年推出的《散文名家名作集锦(全十册)》给大家。而在这些优秀的著作中,笔者尤为喜爱其中刘荒田老师的散文集《落日楼头》了,这里不仅是意味着南北散文家之间的交流,也更是便利我们读者能阅读刘先生在新时代时期(2015年-2020年)留下的那些富有才情,睿智和不朽佳作而感到幸福。

《落日楼头》这本书一共分为三辑,第一辑是写到了亲人与人生的感悟;第二辑着浓郁的乡愁和异国见闻;第三辑着就是写到了关于思想上的哲理与思考的内容。

其中在第一辑的第一篇文章《爷孙“读书”记》,这里与其说是读书记,倒不如说是刘老师被孙女打扰读书记更为妥当。尽管被自己的另个孙女打扰读书,身为爷爷的刘老师还是很享受这种天伦之乐的,看到因为小孩子“书拿反了”,看到小孩拿了爷爷的书之后“她不肯还,藏进玩具箱”,这样赋予作者新的童趣体验都是令作者非常愉悦的。

读过刘先生写台山的书籍,就知道刘老师的小时候也是非常受到祖父的疼爱的,尽管他小时候也是个捣蛋鬼。从祖父到自己,再到一样捣蛋的孙女。这种隔代的传承,是一种浓厚的亲情。如文章说到了教育孩子们在国外也要读学中文。在与孙女的读书记中,作者也将这样的日常小文升级到一种人文小品的高度,因此作者在一直引用自己喜欢的诗人龚自珍的诗歌,如之后部分就引用了“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里在作者的思想维度中,多了一种新时代的含义的,这种的诗意背后的真意还包含了一种热爱家国的情怀,也是一种人文的传承魅力。除了以上,我们还可以在《山重水复的亲情》等文章中也能感受到那温馨的家庭生活。

而在关于诗意人生观的文章,我们在《长“眼睛”的梧桐叶》读到了一叶知秋的诗意静美的人生;在《“麋鹿绕着他卧床行走”》一文,我们读到作者欣赏徐志摩的诗歌的饱满溢言,因为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可以让人感到一种生命力;而在《“鼾声吵得我一夜失眠”》则是写到了作者与新时代诗人的邂逅,欣赏到了新诗人的才情,“空调的鼾声,使得我一夜失眠”,这是很有与时俱进的诗歌,谈到了当代人的焦虑,谈到了鼾声与梦的关系。然而焦虑归焦虑,人生还是得过,失眠还是需要治愈。于是作者深度谈到了我们要将学会奖鼾声视为梦的呼唤,这才是梦的“宁静而安全的疯癫”。学会理解他人和自己的的鼾声,让自己不空洞。

而尤为喜欢作者的《悯阿Q》,阿Q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他可是鲁迅先生笔下最为鲜活的人物,当然这是悲剧人物。在文章作者就谈论了一番如何改造阿Q,让阿Q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而作者的态度与王鼎钧的态度是差不多的。王看法就是就算阿Q成了革命军,“轰隆一声来个血肉横飞,那样阿Q未必可爱”,而刘的看法就是因为阿Q的无知和虚荣心,导致只有“不能改变的,接受之”的定律,在新时代的这样的人物不是领福利金,就是送进慈善机构。由此从此文看出,人的一生在旧社会会有很多人的劣根性,如阿Q那样,那么在新时代我们就应该学会反思自己的人生,既然在那么好的社会环境下,就需要好好把握和珍惜可以拥有美好人生的客观条件,砥砺前行,做一个新时代有用之人。这就是作者写阿Q具有悲悯的深刻意义。

第二辑中就写到了乡愁与异国见闻。这里的乡愁在书的书名就体现得非常很明确了。“落日楼头”取自宋代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词人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体现了他寂寥心境,毕竟看到南宋朝廷国破家破的景象,无疑自己就成为“断鸿”,也是“游子”了,但念念不忘的家国情怀。而刘老师借这样的典当然不是如辛弃疾那样的豪迈,但与词人有着同样的深情,那种深情是表达自己是在海外谋生思念家乡的游子情感。

如在《乡愁细处》就可以读到了新时代人对乡愁的感触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如乡愁的细处体现在作者的微信群,因为那里有“老三届”的高中毕业50周年庆,这无疑是使得作者在微信上触景生乡愁情的。由此作者也展开了回忆的故事。使得读者可以读出了一位海外游子思乡故事的深切感情。如作者说:“感动我的不是帖子的内容,而是终老他乡老游子的新型乡愁。”另外《老金山 新乡愁》,则是既写到了外国见闻——写到了海外台山人在理发店发生的故事。自然也道出了异地见老乡自然是两眼泪汪汪的感觉的,喜欢作者的那句“乡愁是与生俱来的胎记,是头上的星空,是三月三的乌芹藤包子,是七月七的过山香,中秋的月饼,冬至的汤圆”则表达了乡愁使得人踏实的情况。

比较让人读到作者有着一种非常可贵的硬骨气的文章就是《我是什么人》,这里说到了作者在旧金山的“汉堡王”店消费,因为那一次排队与其他外国人起了摩擦,他体现出了中国人不卑不亢的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也体现作者高贵的爱国情操,虽然他是美国国籍了。而在《温暖的井水》,则是给予了作者“井水温暖是乡村最简单的事实”的真实乡愁体现。作者背井离乡后,回忆了自己23岁在故乡与井发生的往事。如说到了井口是如何滋润了他们村民和农田,这些往事都是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乡愁情。此外,我们在《劳动者的姿态》《正经之脸》等文章则可以看到一个游子在海外生活的真实状况。

第三辑写到了富有哲思的小品文。如《万圣节,一句话把我的心点亮》则是写作者本来对万圣节报以很多好感的,但因为在巴士目睹了一位30多岁的白人妇人牵着七八岁的黑人男孩的手,并对男孩说出了温情的话语和关爱,使得作者“第一次对万圣节充满了好感”,这里表明的事作者渴望消灭种族歧视,世界和平的崇高国际主义思想。

而让笔者读之颇为感触的是《人 文学人》,这里记录了作者陪同王鼎钧先生走过曼哈顿区的大街的经历,因为媒体过分关注的情况,导致作者对人与作品的探讨。作者就表明作家与作品“互相印证”犹可,说此即是彼,却失之偏颇的思想。由此此文再次升华的讨论就是,人到底要不要为名利而写作。而作者给出的思想是:“单冲着让生命不留白,当没有成名作、代表作的末流,也是划得来的。”笔者十分赞同人应该“雪泥留鸿爪”的文学与写作人生的思想。

而在《“吾爱吾”》一文,就道出了为何人恋物的疯狂真理,原来爱物成癖的雅士,不自觉地让外物变成另外一个自己。这种癖爱的表征有三:第一是“占有就是一切”的思想;第二是垄断性;第三是超级美化。当然,作者的队这种癖好是持开放态度的,因为尽管畸形,但追求清雅的人向往不已。因为这是一种非常自尊自爱的表现。如作者最后说道“自己对自己的无休止的爱,得以外化为物,活一辈子,靠它来焕发“真爱”,蕴藏“真气”。还真的说出了笔者自己的心声,如笔者自己也是有一些恋物症的,如唯一刚买过最奢侈品的产品就是万宝龙的钢笔。嗯,人活一辈子,得物化一下好好爱自己才行。当然,这第三辑中还有很多小文都闪耀着睿智作者的思想的,如《“折腰”辩》《生命之限》《让习惯成为行杖》等等。

正如戴博士自己说的那样,“对浮躁的城市,散文是静心的工具;对优雅的自然,散文是最好的知音;对未来的探知,散文有着科学的审美。”在这本刘荒田的散文集,我们不仅读到了一个海外游子的乡愁,也读到了在异乡生活留下的那些令人读之快慰和精心的人文关爱精神,也可以读到作者那些睿智的思想内容。在这冬季,能读读刘荒田老师的散文,是会让人感受犹如品了一杯热乎乎的龙井茶,是那么的沁人心脾,那么的心旷神怡,那么的岁月静好。

相关文章

  • 《落日楼头》读后感

    《落日楼头》是刘荒田的散文集。 刘荒田出身农村,做过几年乡村教师,现在移民到旧金山。 他的散文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

  • 楼头落日的辉煌

    楼头落日熔金,辉煌降低了高度 并非所有的设想都如你所愿 以此迎迓漫天风雪的沸沸扬扬 昏鸦回家,飞过我的苍凉 打马走...

  • 备考记之落日楼头

    雀飞燕鸣,落日楼头,我和女儿爬至楼顶,二本书,二瓶水,各取所需,自得其乐。 女儿明天就要考试了,她很重视升级...

  • 五绝 乡村日暮

    墟中烟袅袅, 径上影拖拖。 落日青纱挽, 楼头燕子歌。

  • 细节迷恋(作者 刘荒田)

    前些天我去造访一位女画家,她正在画一幅题为“道路”的油画。画中有两个高颧骨厚嘴唇的中国女人----一个是百姓,另一...

  • 落日楼头,栏干拍遍---辛弃疾的豪放

    我们今天读诗词,会把辛弃疾当做是豪放派最典型的词人,他的祖父辛赞曾经在金朝的开封做过知府,他自己完全可以再去做金朝...

  • 别后

    春风总在冬阳后, 溪水轻流, 蝶舞兰舟, 落日楼头。 双眸映清影, ...

  • 落日楼头,檐角羁鸟呢语

    锦书难托思君意,笔下付尽心中情,一佛铃,存至今,疼了多少许痴人心——题记 风狂,雨浓谁倚箜篌渡,凭着朽木腐心,...

  • 琅琊令之不忘初心|落日楼头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

  • 望相思五首(其二)

    落日余晖晚,楼头月色迟。 情书两地远,万里把心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荒田《落日楼头》:沁人心脾的散文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kfh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