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五十岁知天命,生于1968年属猴的吴晓波,明年即将迈入知天命的年龄,从他33岁那年出版成名作《大败局》,距今已经过去整整十六年。
就在不久前,吴晓波在“2017年大头CEO-Club夏季私享会”上坦诚:内容创业这三年,我比以前十几年都要苦,要有持续生产内容的能力、内容的产品化能力、单品的亿级化能力和抗政策风险能力,并指出做内容的人面临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产品化能力和马拉松长跑能力的短板。
从财经作家转身为创业者,从创业者升级为企业家,吴晓波在经历自身的转型和蜕变,这需要一个不短甚至可以说漫长的时间演进历程。所谓能量越大,责任也越大,即使对于名人吴晓波而言,面对这一切也未必轻松,大咖创业自带流量和光环,但也免不了自尊和面子带来的天然世俗压力。
查看其个人百度百科,最新的更新日期显示是今年6月18日,累计更新89个历史版本。在个人介绍一栏中,“吴晓波说自己的人生很有阶梯感,三十岁之前从来不考虑钱的问题,专心做自己的记者,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开始进行个人的原始积累,完成个人的写作计划,四十岁则准备退休。”考虑到现今吴晓波仍走在创业的路上,考虑到其最新讲话“无论你创业多久,无论你走到哪里,你是不是依然喜欢现在的自己”,这样的个人介绍或许映照了吴晓波的心声。
吴晓波多次在公开场合引用德鲁克的名言,甚至在最新的公开讲话中讲“德鲁克曾说过,真正卓越的企业往往是波澜不惊、枯燥和乏味的。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永远保持亢奋,那些造就了伟大企业的企业家每天都愁眉苦脸,埋头做一些很枯燥的事。”讲德鲁克是吴晓波的精神偶像或许不过分,不排除吴晓波一直想成为中国版的德鲁克。
我们来简单盘点下吴晓波这些年的事迹,不完全统计如下:
2001年出版《大败局1》
2002年出版《穿越玉米地》
2003年出版《非常营销》
2004年出版《被夸大的使命》
2007年出版《大败局2》
2008年出版《激荡三十年》
2009年出版《跌荡一百年》
2010年出版《吴敬琏传》
2012年出版《浩荡两千年》
2013年出版《历代经济改革得失》
2014年出版《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误》
2015年出版《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2017年出版《腾讯传》
除此以外,吴晓波还有很多标签:图书出版人、创业者、创业导师、进入年度作家富豪排行榜、基金创始合伙人等,甚至在2015年,他还名列绿地控股独董候选人。
与此对应,我们来看下作为吴晓波精神对标的德鲁克,初步不完全资料盘点如下:
1942年出版《工业人的未来》
1946年出版《公司概念》,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定组织学的基础
1954年出版《管理的实践》,首次提出目标,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
1966年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1973年出版巨著《管理:任务,责任,实践》,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
1982年出版《巨变时代的管理》
1985年出版《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1999年出版《21世纪的管理挑战》
2002年出版《下一个社会的管理》和《功能社会》
2004年出版《德鲁克日志》
除了写书,德鲁克曾是老师、作家、记者、经济学家、上市公司顾问、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被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最后,我们再次回到吴晓波,他毕业于以“自由而无用灵魂”闻名的复旦新闻系,其人有才气,可以说是大才子,靠持续的公司研究和传媒视角影响大众,但也被传播所累,由于相对欠缺厚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沉淀,其需要不停的追逐更替新闻讯息。说的时髦点,吴晓波的内容难以产生系统框架的复利效应和边际递减效应。
吴晓波做内容创业和vc投资的三年,对其经营和管理能力都是不小的挑战,也是其进军管理大师的必经路途。他将来很有可能将专家、企业家和资本家身份真正完成贯穿打通,达到一个普通人在这个时代难以企及的人生高度。
考虑到吴晓波做事的周期时间跳票,假如他真的退休后成为一名知识分子,“拥有了知识分子的完全独立,无所顾忌,可以开始做思想义工,不为报酬写作”,从理论贡献和引领本土企业维度,假以时日,你觉得吴晓波会成为中国版的德鲁克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