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小时候起,我就不爱张扬,似乎更多遗传了父亲的这个特点,而与母亲、哥哥他们喜欢表现、乐于张扬个性的性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小时候,在学校得到了表扬,回到家里,我总是不喜欢说,一个学期结束获得了奖状,我会把它塞进了书包,让它在里面睡大觉,回到家里,也不喜欢把它拿出来。直到母亲从其他同学哪里得到了消息,硬性地把我的书包打开,才取出来让它见了阳光,给粘在了客厅正桌紧靠的墙面上,吸引着过年时来家里串门走亲戚客人的目光。
初中毕业时我考上了当时极其热门的初中专,可以跳出农门,十里八乡的都在谈论,家里人却不知道,直到要报到了,他们还以为我考取了附近镇上的高中。当我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思前想后,果断放弃了初中专之后,直接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家里的人为之错愕不已。
高中毕业那年,全县预考理科获得了第一,哥哥所在的镇政府里消息灵通人士都在议论纷纷,待在家里的母亲却还一无所知,正式高考结束,考取了重点大学,那时录取率不像今天这么高,能考上本就是很稀罕的事情,全村的人也是在我要去上学时才知道这个消息。
不爱张扬,保持低调,始终是我坚持的信条之一。但到了单位上,我却发现了它也有种种的弊端。
单位上很多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完成的,工作中自己的成绩,都与自己一系列的评价挂钩,你不说,往往就有别的人拿着它到领导面前去邀功,不但自己的利益受损,也助长了不劳而获沽名钓誉的不良风气。
评职称时你不说自己的成绩,没人会主动把你的贡献拿出来展示,你很有可能名落孙山,别人使劲到处游说,也不一定当选,你不说肯定没戏,它不像高考成绩那样,说与不说,它都在哪里,并不影响它的客观性,虽然也有冒名顶替的事情时常发生,但那毕竟还是少之又少,它的公正性还是值得信赖的。
不张扬不行,过分张扬也不好。你张扬如果过了头,必然会影响大家一起合作的积极性,和谐的氛围就会受到影响,每个人都会在心里竖起了屏障,像乌龟一样穿上了厚厚的盔甲,给人与人之间就会形成不必要的隔阂,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因此,我觉得张扬要适度,拿捏不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