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小丫
下班准备与一位老友见面。
在等公车的时候,我看到前面有一位姑娘上车时被人群挤到车角,还被人踩了脚。上车后她缩在扶手旁沉默,眼底乘着些委屈,一脸的局促不安,表情举止里冒出的忐忑和紧张暴露在拥挤的人群里却无人问津。我站在旁边看着姑娘全程沉默着右手抱着左臂,头靠在车窗上直到下车。我猜想这姑娘定然是初来乍到。没由来的,心情突然轻松起来。
在这个最好也最坏的时代。总有年轻人没有技巧,没有顾虑,仅凭着一腔热血奔向远方,没有丝毫的怨言。
真好!
年轻人该去大城市还是留在小城市的讨论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我还是想谈谈我的看法。
社会是一个多种价值观相互碰撞的地方。你有你的个人梦想,我有我的成功理念,可以完全不同,但都值得尊重。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小城市舒适安逸,但舆论压力巨大,选项单一到必须给周围看客一个交代。大城市选择多,机会多,也更具包容性。
我建议年轻人去大城市,并非一定要没车买房站稳脚跟。重要的是这一段经历,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另一种可能。
一.直面自己。
小城市按部就班、朝九晚五的生活让日子显得十分惬意,生活如此美妙,你还能时而暴躁。但这辈子也就基本这样了,一个铁饭碗端到死,吃不饱也饿不死。
可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安逸生活里,你往往会忽略一个一直被生活表象掩盖的问题,那就是自己究竟有多大能力?
Q姑娘大学毕业面试了一份宣传推广的工作,每月1500。骄傲如她,潇洒地转身离去。又接着面试了几家公司,但薪资线最高不过1800。最后她仍然做了那份1500的工作,还自嘲道:在学校觉得自己挺牛逼,原来高看了自己。
去大城市,首当其冲要展示的就是你“自食其力”的本事。而且每一次展示都摊在阳光下,死开原本笼罩在周围的保护伞,你有多大能耐,一看便知。
二.“不踏实感”如影随行,只可攻不可守。
工作不踏实。在这儿你才能深刻理解“一技之长”是什么意思。我工作了一年多,没出现过重大纰漏。按理说本职工作已经很熟悉,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但是大城市就是会在无形中给你一种巨大的”压力”,我总是不安心,不踏实,内心的“怕被替代”感没有一秒消失过。
这个城市有才华的人太多,根本没有铁饭碗一说,从来都是能者上,弱者下。那种随时会失去的感觉让你不得不前进。
大城市对“一技之长”的审视极为严格。哪怕做了一年多,在这个高标准的城市,我也不敢保证自己在其他地方能胜任对等的工作,因为它还没有成为我的专业技能,所以我才想到开公众号,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核心品牌,打造一方天地。
跟小城市不一样的是,我身边的人永远都是一副干劲十足的样子。
李公子是做设计的,那天闲聊我才知道他每晚都加班给别人写代码,晚上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冯小姐在念研究生,也在做微商,天天爬楼听课,宣传产品;于小姐在电视台实习,平时送资料、找素材、写稿子,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乐此不疲地在这座城市寻找自己的位置,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感觉就像上体育课,大家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前走,而你心怀忐忑地站在最后,生怕掉队。
我不否认在大城市里生活的艰辛,加班累成狗,下班无好友,不及在小城市里朝九晚五按部就班。但是,固定模式的生活里有的只是没有悬念的明天,一成不变的生活,如此循环往复,逐渐让你整个人都凝固,上进心衰竭。
这就是大城市,虽然忙碌,却没有时间让你寂寞空虚。它提供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带着强烈的优胜劣汰机制,逼着你不断进步。
三.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跟大学宿舍不一样,虽然都离开父母,但学校里有老师,宿舍里有同学,每月还有零花钱。真正的独立是从离开学校,挣钱养活自己开始。读书的时候特别想长大,觉得长大了就有钱了。后来才明白,长大了跟有钱了之间并不是因果关系。长大了得挣钱,挣钱了才有钱,有钱了得花钱,花钱之后的余钱才是你的钱。
它会锻炼你一个人生活的能力,包括衣食住行,休闲娱乐,资金分配,人际交往。没有父母当参谋,事无巨细都要亲自操刀,独立思考,自己解决。你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我始终认为一个家庭中,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但我目力所及之处,父母都是以“引导者”的姿态出现,从孩子的学习之路到职场规划,再到结婚生子,事事参与,全部安排妥当。
父母其实是世界上最会审时度势的人。孩子什么样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你已经年满18岁,家里的重大决策全由父母拍板,你全程没有参与,甚至不知情。那么在父母眼中,你仍然只是个孩子,并且他们认为你不具备独立思考、权衡利弊的能力。
如果你想与父母站在同样的高度,参与重大问题的讨论,要么你用财富展示你的能力,要么你用看问题的角度展示你的思想。
所以我才说父母是最聪明的人,如果这二者你一个也不具备,那无论他们嘴上多么支持你,心里也是不放心的。
说了这么多,“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大城市才能给你的,因为真的没有人可以帮到你;在遍地熟人的小城市,父母又怎么忍心看你独自摸爬滚打,还不抱着礼物到处求爷爷告奶奶。
四.提升眼界和格局。
我不会告诉你,我第一次来成都的时候,激动的睡意全无,因为我从来没有走出过家乡;我不会告诉你,我第一次用微信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发语音,被别人笑话;我不会告诉你,我第一次用PS的时候,自我感觉可牛逼了,因为在这之前我只听过没见过。
我不会告诉你,刚来的时候,为了不让别人发现我不会坐地铁,我坐了两个小时的公车到市中心,然后又坐两个小时的车回学校。我也不会告诉你,那时我内心有着满满的挫败感,因为很多别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从来都没有见识过。
我就是个土鳖。
但是后来随着与这座城市的渐渐交融,我接触了微信,开始研究自媒体,那些没见识过的部分也都去一一见识,慢慢了解赚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曾经那些让我雀跃的事物如今也能平和地看待,可能是眼界宽了,见的东西多了,才练就了“喜乐不形于色”吧。
在这个城市待了几年,如今回到家乡,总会听到有人说,我变了。我想他们的弦外之音是我变得傲慢了,变得有棱角了,变得不似从前温顺了。
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带来改变,以前的我唯唯诺诺,用心讨好每一个人,姿态低到没有存在感,那是因为我还是个孩子。而现在我已经进入社会,有了自己的思想与观点,有了辨别好坏,权衡利弊的能力,慢慢懂得对每一个人小心翼翼,别人一定把你当个屁,习惯你的无私奉献,谦卑倒成了卑微。
我很感谢这座城市把我变成一个有棱角的人。之前看过一句话:有多少人恨你,就有多少人爱你。如果没有人恨你,那你和所有人仅仅是“点头之交”而已。
每一个在大城市的人都不知道能在那座城市呆多久,而“催婚”是最能让我们放弃的由头。有很多女硕士不敢再往后读,因为他们已经错过了嫁人的黄金年龄,哪怕学历再高,也会有围观群众说“学历那么高,还不是嫁不出去”。
我们读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姑娘走进了将就自己成就别人的怪圈。有多少姑娘心底也曾安放笔直的誓言,却为了父母因孝而顺的退让,为了得到周围人的一句认可而盲目低头。
或许,她们也曾努力过,只是双脚还未跑远,冷眼和嘲笑已经扑面而来。
小城市盛产好奇和嘲讽,周围的看客有的是闲工夫,姑娘勇敢的心在这样强大舆论环境里被一点点蚕食,最终沦陷在疲惫的生活里,做着随波逐流的事。
我现在还没有到被强烈催婚的年龄,但写下以上两段文字,是为了让我的父母了解。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到了一定的年龄,仍然没有遇到我愿意携手一生的人,而我还有自己的坚持和梦想。希望你们心里的天平不要向周围冷眼旁观的看客倾斜,不会让我因而顺地退让。
与北上广相比,成都不算大城市,但与我住的地方相比,成都是个十足的大城市。哪怕最后我仍然回到家乡,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但如果你问我,转了一圈仍然回到原点,我后悔吗?
从不后悔。
这座城市不会记得我来过,但我曾经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拼搏时光,这是我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