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德不善于写作,他常常因为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表达喷涌的思想而绝望得几乎落泪。
2.米德所研究的更为微观符号互动论,进一步发扬了韦伯和齐美尔所提倡的人本主义精神和实用主义传统。
3. 【社会行为主义】米德十分重视社会意识活动或社会心理过程的进化研究和发展研究。他主张把“刺激-反应”作为人类行为的解释原则,认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可直接观察到,并且能够找到其生理基础的心理过程。
4.【主观定义与符号世界】当某种姿势获得了人们共有的主观定义,这个姿势就获得了普遍性的象征性,于是形成了可以在广泛交往中使用的沟通形式——象征符号。
5.【自我意识的分化与发展】主观的我:I和被对象化客观的我:me →要求人们在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中反思自己,进而形成充实具体的自我概念。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嬉戏、游戏和普遍化的他人。
6.【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社会组织(内部组织+外部组织)同人们的主观定义、自我概念等心理过程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
*微观+主观
虽然米德展开了社会学研究的外在性和客观性,但是他的社会学从根本上或全部内容上看,都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社会学理论。米德从以实用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立场出发,把社会现象的外在性统一于内在性,把社会生活的客观性统一于主观性,最终把一切都归于主观的心理过程。因此,米德不是把外在性与内在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简单地合并在一起,而是把前者融于后者之中。
网友评论